- 主题:Re: 关于明诚换座作为负责人的几点想法
感谢您的建议,虽然老师没有公示黄橙红牌,但是从这次事件中能看到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有做的不足的地方,我们后续一定积极改进
【 在 yyds2022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换座位的事情上支持学校的做法。
: 反对给孩子特别是一年级刚入学的孩子贴标签,如果孩子在批评教育后行为有所改进,要及时为孩子撤掉标签并公示证明,这件事情中的b同学就是因为背负橙牌警告,才在没有对网红家娃进行实质性伤害下遭受网爆。
--
FROM 101.39.213.*
感谢您的建议,当初第一次说这个有些容易误解的话,来自于一次与家长的讨论,一个好的学校到底是生源好,还是师资好,从这个话题开始的引申。当时是想说明,一个学校的特点不是来自于校长,首先来自于每一个老师集体展现的气质,这个气质会吸引认同这个理念的家长,然后才有学生就读,最后这个学校学生和老师共同的气质就是这个学校最终展现出的面貌。所以老师和学生有先有后。这里绝没有认为老师在学校有任何权利凌驾于学生。举个例子,在明诚,上课的开始,老师要首先向学生鞠躬,然后才是学生回应的问候。
【 在 rivaldo11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最后一段,有点无语,办个私立学校,还是衡水味的
:
--
FROM 101.39.213.*
万一有什么说的不妥的还请谅解:
说劝退肯定是严重了,商量更是可以,比如我们肯定愿意和家庭商量能不能以后不要公开场合去评论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如果可能最好连学校都不要公开评论
当然如果学校做的不好的,家长随时可以公开去diss,我看这个版上当初还有因为校车骂明诚是草台班子的,我们大概也知道是哪些家长,但是个人认为这个属于正常的情绪发泄,我们也应该认真去思考如何改进。
【 在 rivaldo11 的大作中提到: 】
: 劝退一般指要求退学,并不是商量
:
--
FROM 101.39.213.*
感谢您的建议,今天的分享,第一二条是有个澄清,希望大家在未来能不把双方的孩子牵扯进去,毕竟孩子都是非常无辜的。
第三四条更多是一个学校办学过程中解决问题背后逻辑的分享(可能叙述的语言有点“俏皮”不严肃了)。就像一个问题,解题思路的不同可能是问题答案不同的根本。所以想借这个机会,分享两个问题思考的过程,也许后续再有其他的争议,即使我们不做解答,大家大概也会理解背后可能的原因。当然刚才有一位家长提的建议也很对,网络上一旦有观点,容易引发负面的评价。
最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还是有不少行业,组织中的负责人会站在前台来,目的是希望能够让大众感受到一个组织更真实的一面,不过在全日制学校中确实很少。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校的特点当然来自于校长,校长是办学特色和理念的领导者,校长的领导风格决定教师团队的风格。您下场跟家长掰头完之后又来网上澄清,彻底的培训机构风格,不是校长该做的事儿。
--
FROM 101.39.213.*
先亮明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之所以不想讲的特别清楚,核心点是,这个事件中的对错问题,我们私下已经和双方父母非常清晰的表达了,公众层面,我们宁可学校有所受损,也希望保护双方的家长和孩子。
学校轮换座位的方式和一般公立学校差不多,一周多点就会以行为单位向一侧平移。行内或者部分时候跨行除了大小个要基本遵守的基础上也适度允许孩子自由选择。如果学校里有学生个人私下和老师提出不想挨着某个同学(这在学生中有时也是存在的),老师会在和学生单独交流的同时(比如要帮提出的孩子分析原因,要解决两个孩子长期如何社交的问题),根据情况灵活调整。——这块我肯定不如低年级老师和心理老师专业。
【 在 flyle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事实还不太清楚,有点避重就轻
: 比如这家的孩子和那个橙牌的孩子相邻的状态保持了多久?与此同时,别的孩子的位置轮换了吗?
--
FROM 101.39.213.*
非常认同,所以希望大家不把今天我的发言理解为要和家长干架,毫无疑问,在整个过程中,我做的不对的地方是最多的。在学校内部全员会上,我也宣布了向学校理事会的申请,感谢理事会的理解,批准未来6个月内停止对我薪资的发放。包括今年新一年级学校缩减招生规模,改进学校的内部管理工作,为已经选择明诚的在校家长呈现更好的教育教学体验。
【 在 Real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校方更应该是监管和调节吧
: 亲自下场,跟家长群里对辩的
: 这是有点太不拿架子了
: ...................
--
FROM 101.39.213.*
感谢您的建议,第一条刚才在另一个帖子中大概表达了,就不赘述了。对于第二条有些想法供您参考:
明诚学校目前确实在小学一直坚持不设立家委会,原因是在家长相对更加敏感关注的小学,我们并不希望因此在家长群中产生人为的分化,我们更希望和家长间的沟通更为直接和扁平化,有时候多数人的民主可能是对少数人的暴力。虽然学校目前也有校长teatime等家校活动,但从今天来看,坚持不设立家委会需要明诚在家校沟通中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提高。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谨作为旁观者提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 1.适当吸取公立校的一些管理小技巧,小手段。比如换座这事,可以通过简单的技术手段避免任何两个人长期相邻。
: 2.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似乎缺少家委会这么一个中间桥梁。是误解也好,是表达得不委婉也好,总之误解已经出现了。以后会不会有其他家长因为这个误解噤若寒蝉,不敢再提任何意见或建议,哪怕客观上是有益的?家长-班主任-学校这个沟通路径,是实践证明存在很大缺陷的,建议改进。
: ...................
--
FROM 101.39.213.*
关于换座学校处理的思路刚才已经大致说了,包括如果孩子私下和老师提出,大概解决的思路。关于红橙黄一开始图片中有个简单介绍。
为什么会说孩子私下和老师提出我们怎么解决,而不是重点在家长和老师沟通(当然也是很重要的),背后的逻辑是,家长关于学生个人意愿的表达往往和学校里我们老师的观察或者学校里学生自己的表达有一定差别,这里我们无法针对个体情况分析,因为确实每一个个例背后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些时候可能是家长多虑了,有些时候也可能学生怕老师其实和家长说的更真实。这可能也是明诚这次换座引发如此大讨论,不同家长代入感不尽相同的原因。
简单地说,学校处理换座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事情。这次确实没处理好,前面也说了,我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责任最大。
【 在 windows2 的大作中提到: 】
: 其实我关注的不是那个网红妈和学校怎么掐,而是最开始的换座位事件。
: 那个橙牌娃是不是打人,如果家长不是这么霸气,学校怎么处置这种换座的诉求?
: 学校定期按行轮换换座位,是所有同学每次集体向右平移一位吗?那么换完位置,橙牌娃左右的两个孩子是不是依然还在他的左右……
: ...................
--
FROM 101.39.213.*
我可以非常确定的说,孩子不是混不吝,不是屡教不改,不是“小魔王”,他们这次班级重新自由选择完座位后,学校主管课程的副校长的孩子,坐在这个孩子侧后方,某种角度说,如果这个孩子特别闹腾,坐在后面恐怕影响很大。这个副校长应该也在网络上做过一些说明,算是侧面印证这个孩子不是某些公众认为的那种孩子。这名员工也是学校里非常普通的员工,没有任何亲属关系。明诚学校班里有“冷静椅”,如果上课中出现影响他人比较明显的行为,会做到教室后方的冷静椅。
剩下的还是刚才的那句话,并不想和稀泥,是该说的差不多都说到了,学校不希望通过所谓的“澄清”让人感觉是暗暗指责任何一方。网络中谈绝对真相本身也不太现实。
【 在 liuliuxu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既然亲自下场了,那就正面回复下大家的疑虑:
: 1. 那个孩子此前是否有打人事件,要求换座的同学是否已经和这个孩子坐了一学期?
: 2. 有没有学校员工给家长打过电话要求两个孩子转学,或者类似的表达。
--
FROM 101.39.213.*
数学老师们确实在这件事情之后详细讨论了这个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考虑一个学期就可以了,因为每个学期开始大家也会重新来过,就像这个学期,大家一开始会自愿选好座位,然后开始做平移轮换+微调。如果太复杂确实也要考虑低年级孩子记不住的问题。
通过这个事情我们会认真反思。
【 在 USSRCCCP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了您之前提到了平移。平移是解决不了相邻问题的。
: 如何通过重排座位表避免两人长期相邻是个有趣的算法问题。
--
FROM 101.3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