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拿娃做个学英语的实验
我一点经验,也一步步陪着小朋友坚持英语学习七八年了。
我不否定你的想法,我个人建议,目前孩子被动认知词汇量是1100的话,建议去报名机构ket的课程,记住不是那种备考班,而是ket教材学习班型。
如果你的目标是6年级综合水平通过fce。
你和孩子感受下几个程度(选择适合你当下的KET):
1、词汇量不够,无法学习课程;
2、词汇量达标,勉强学习课程;
3、词汇量超标(仅认知量),可以驾驭课程;
4、词汇量全维度提高(听说读写),完成课程,开始准备考试;
5、词汇量全维度扎实了,完场刷题突击提高,通过考试。
这个测试和孩子水平无关,你认知词汇多少,都可以对应感受真实的学习过程。
然后你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了。
【 在 mahuta 的大作中提到: 】
: 2升3时词汇量180,目前1100,目前已基本能看懂7-8年级英语教材课文
--
FROM 1.119.157.*
所以我才建议楼主去试试的。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他要自己去亲身感受下,也包括孩子亲身感受下。
【 在 huacongzho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请问词汇量1100就可以学KET可成了么?我们现在不到六岁,大约有个1000左右的听说词汇,但是我感觉她还弱的很
:
--
FROM 1.119.157.*
就是来硬的啊
楼主本质上条件的是孩子的极限抗压性,测试不是学习方法,而是孩子的抗压性。
对比原版刷分级阅读也是测试抗压性,只不过测试的是父母,孩子非常非常轻松。
所以你不能说楼主是错的,就是看孩子极限在哪里了,个体差异不一样,有可能就一路抗下来了,最后完成楼主预期了。
所以普通孩子不用借鉴楼主的方法,普通父母不要借鉴原版娃的方法,大约是这样的。
【 在 the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啥?验证一下FCE通过是否等于扔骰子,可以不学习只赌运气?
--
FROM 1.119.157.*
因为你可能不了解所谓原版娃扩充单词的真正初衷是什么啊。。。
为什么用分级阅读刷单词?
因为分级阅读的词汇设计,从第一次出现,到第二次出现,每次交替出现的时间跨度间隔都是精心设计的,是符合记忆规律遗忘曲线的。
所以家长才无痛大量的只让孩子读,而不用消耗毅力的主观去记忆,利用人类记忆规律达到无痛被动扩充词汇的方式。
效率是低,但是无痛啊。
否则你怎么记忆呢?
校内背单词方式吗,那不就是我们当年的学习方式了吗,效率是高,但是是以孩子违反天性的毅力为代价的。
原版娃方式,孩子可以1个小时过好几个百单词,完全不累,甚至能糊弄不过大脑,记忆过程交给时间了。
你的方式,孩子可能要20分钟记忆10个单词,然后反复遗忘,反复强迫自己记忆,天天坚持,恐怖的情绪消耗量啊,大部分孩子挺不住就崩溃了。
所以只是个案啊。
【 在 mahut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好意思,你刚好说反了,我测试的是学习方法而不是孩子
: 因为孩子虽然是自学,但是是用我安排的学习方法在自学
: 此外,对于刷分级阅读的原版娃路线,我认为属于效果好但效率低,家长和孩子的时间精力投入都过多,不划算。
--
FROM 1.119.157.*
你的自然习得方式非常低效
因为你作为家长,没有给孩子提供保证单词科学重复率的教材。。。
【 在 mahut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背单词不等于不学单词
: 我的理念是,对每个单词都不强制要求必须要背会(掌握词义、拼写),而是在阅读等各种接触生词的情景中实现有管理的自然习得。
--
FROM 1.119.157.*
我多说一句啊 ,仅供参考。
其实你的思路就是来自原版娃的,原版娃本质就是自然习得,模拟母语环境的语言习得方式。
但是母语孩子习得环境是什么,恐怖的英语时间积累,中国孩子是做不到的。。。
所以原版娃大量出现是随着分级阅读开始的,有精心设计针对遗忘曲线的词汇出现频率,有精心选择词汇范围。
分级阅读系统性地解决了以前绘本、动画、小说那样的词汇重复不科学,词类涵盖单一的问题。
真正实现了自然习得的基础条件,符合自然习得记忆规律的武器库。
你可以了解下,提高孩子的自然习得效率。
【 在 mahut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背单词不等于不学单词
: 我的理念是,对每个单词都不强制要求必须要背会(掌握词义、拼写),而是在阅读等各种接触生词的情景中实现有管理的自然习得。
--
FROM 1.1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