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网上这篇文章讲清楚了新老数学教材,防自学还是舆论造势?
【 在 guoqingjie 的大作中提到: 】
: 老教材确实简洁实用、结论明确、更有利于学生快速“学”会知识点、然后直接下手做题。
: 尤其是那段总结性的算法结论:
: 500
: ...................
不喜欢新教材自己找书教不就行了。
--
FROM 111.199.85.*
清北水平的刷题强度不会很大。数学和物理每天一套完整的高考真题或者高考模拟题,加起来也就一小时的工作量。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 所以聪明的人怎么学都是聪明的..不过好奇你老公所说的刷题强度有多大
: 【 在 iiiaw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我能理解。
: : 我老公也是T大的,我问他,你中学时怎么学的。他说,刷题啊。
#发自zSMTH@HD1900
--
FROM 223.72.86.36
每天一套也够多了,我们那时候一个星期都不到一套,照样该考哪考哪
【 在 Samstag @ [ChildEducation] 的大作中提到: 】
:
: 清北水平的刷题强度不会很大。数学和物理每天一套完整的高考真题或者高考模拟题,加起来也就一小时的工作量。
:
: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
#发自zSMTH@V2337A
--
FROM 123.116.121.*
不要把公式和口诀妖魔化,背几个公式口诀,不会毁了一个孩子。
毕竟孩子智力发育有快有慢,教材进度却是全国统一,遇到确实理解不了的部分,只能依靠背公式快速度过,才能按进度开展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公式用个一年半载,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候,一下就理解了背后的道理。
【 在 guoqingji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过早地放弃了。终究我们还是期望他是个人,不是个做任务的机器。
--
FROM 61.237.229.*
如果娃能熬得住,可能能训练出一个牛娃。熬不住的话,机器大不了烧了换个新的,娃呢。。。
【 在 MeiYou9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认识有的人就是用训练ai的方法教娃,灌进大量的知识和习题,期待训练出一个做题模型
: ,也没法证明这样做不对...
--
FROM 222.12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