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代表我个人的想法,不一定正确。
对识字卡片、识字APP说NO
我们从来没有教过认字,没有看过枯燥的识字卡片,也没有用过传说中的认字神书《四五快读》。孩子读书的目的不是认字,而是从阅读里得到乐趣,学到新东西。单纯识字就是舍本逐末,买珠还椟。《四五快读》比识字APP相对还是要好一些。但是有点太无聊了。
还有特别多的认字APP,比如某空识字,某恩识字之类的,通过游戏来识字,更是得不偿失。阅读和游戏是有一定的对立性的。阅读要静,游戏要刺激,为了识字而让孩子爱上了玩游戏,那还宁可不识字。阅读认字需要回归纸本书。否则即使孩子会认字了,一样还是没有爱上看书。
有版友认为识字卡片比绘本阅读低效,绘本阅读是无痛的。
我还是坚持阅读认字最高效。认字app,卡片能认识这个字长什么样,却不懂运用。不懂情境。
短期来看,确实识字卡之类的高效,通过机械技艺很短期速度的认识这个字了。
但长期来说,对娃的对字的运用和实际掌握却没有丝毫帮助。字只有在句子里才有意义。
而且我们追求的不应该是无痛,而是有趣。阅读是件快乐的事。如何快乐,挑娃感兴趣,有趣的好玩的,适合娃程度的。
没有一个娃会惊叹我认识这个字我很快乐,但娃会说,妈妈这个故事也太奇妙了吧!
我们认字的目的是为了阅读,阅读喜欢的故事或者有兴趣的知识。
用阅读的快乐作为娃识字的内驱力去自主推动。
很多娃认字不少,但并没有爱上阅读。
用绘本,少用纯文字书
亲子阅读,尽量从短篇有趣的绘本开始。而不是中长篇小说散文之类,要内容孩子感兴趣,参与进来。亲子阅读不是我念你听。绘本阅读是字与图的对应联想,家长起到共同欣赏的作用,而不是人肉播放机,那就跟听喜马拉雅没区别了。亲子阅读的目的是让孩子爱上阅读,走向独立阅读。
见过一个朋友给娃念了厚厚的一本小说,她觉得她挺用心。这得花多少时间才能念完。而实际娃能收获多少呢。小说留给娃自己看。
用绘本,少用听书APP
最近几年,喜马拉雅之类的听书APP也是很火爆。有很多家长开始用听书代替看书。某叔听故事之类,孩子听的兴趣盎然,一到自己拿书,又索然无味。孩子听的太容易,乍看兴趣挺大,但阅读能力却没有提高。也就是习惯了被“喂饭”,懒得自己动手吃。娃是爱听书不是爱看书。
这些听故事的作为兴趣的引子还可以,但大部分内容都是加工过的,针对孩子的兴趣和笑点做了改动。这是别人嚼过的东西,是很难从中吃到书里原汁原味的美。听书也缺少了文字的呈现之美。汉字具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这些是需要孩子对着书本去感知的。
亲子阅读为什么更推荐用绘本
绘本阅读,会比一些文字书、桥梁书更适合0-8岁亲子阅读。原因在于,一是有图文,可以图文对应联想,也可以提升孩子的阅读兴趣,减少对文字书的畏难情绪。绘本的图画也利于孩子理解内容,猜想文意,可理解性输入很重要,能让识字事半功倍。二是提高孩子的读图能力,对看图说话,开拓想象力特别有帮助。比如芊可以看着几个卡通人物贴纸给弟弟编个十几分钟的故事,而已经丧失了想象能力的我们,却说不到几句话。绘本的画面丰富,语言却是非常精炼,留白很多,可以让孩子去扩充,延伸出更多的内容。
【 在 darko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们重视绘本,大部分是因为我和她爸都算是小文青,但仅仅是那种论坛发个帖子被加个精华的那种。并没有多大才华吧。
: 现在回头看,我也还是庆幸语文启蒙的早。这样她四五岁可以开始自己看自己学,家长基本完全不操心。
: 英语因为我们俩的浅薄偏见,导致5岁半才开始,幸好进展还不错。不算特别后悔。当然如果能在三四岁开始她的英语应该会好的多。
: ...................
--
修改:darkon FROM 120.41.76.*
FROM 120.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