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几年前我刚生娃的时候,和一个河北来的学生聊天,我说自己对娃没啥要求,只希望健康快乐就好。这位学生跟我说:作为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天然就有peer competition,如果各方面都平平,就很容易成为一个隐形人,老师和同学们都看不到你,那快乐从何而来?至少培养点兴趣爱好,或者某一门优势科目,至少让孩子有点快乐的基础。好像有点道理哈。
【 在 yiyima 的大作中提到: 】
: 班里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自由组队完成,放学回家娃跟我吐槽,没有人主动找她组队,我说那你就主动找别人,她说别人都已经组好队了,不会加她了,我就说你不问问怎么知道,她说不用问也知道,如此循环说了好几遍。。。
: 其实也不能怪娃,基因导致的,娃爹就是个内向的人,我也不是特别外向,但上学那会起码还是有一两个比较要好的朋友的。不过要是好朋友某天没来学校,中午吃饭的时候就比较尴尬了,因为大家都坐成一堆一堆的,我想加入她们又不好意思,只能自己坐着吃,那种感觉到现在还记得。
: 现在娃经历着同样的事情,我们也不是没做过努力,跟同学组团出去玩也试过,只要放学有时间都跟同学玩一会。三年级了,没有什么实质改变,没有一个什么事都想着的特别要好的朋友,还是很孤单。(别的方式比如生二胎实现不了,因为每家条件不同)。也反思过自己之前的教育,哎,深深的无力感。
: ....................
--
FROM 117.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