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是这么有规则的 只不过这次是正好赶上这个题了。我娃三年级的时候考试遇到过一篇短篇小说,背景涉及到抗日战争、两代人、爱恋与离别、怀疑与信任,叙事线还明暗交织,我家傻小子完全答不出来,连文章都看不懂。
但是语文教学对阅读能力的要求肯定要随年级逐步提高。从题目找对内容是最基本的要求,这个要求考核的是“看懂这是个什么事情”的能力。接下来是考察“作者写这个事情是想说啥”的能力。后面这个能力更高阶,但是也更贴近文学作品的核心,因为作者写内容,不单纯是写内容,里面都会融合作者自己想传达的信息、想表达的感情。能通过内容与作者共情,阅读能力才是到位了;不然的话,就是白读一个故事,读不出“弦外之音”。
考试题的框架相对好处理,“从原文找答案”是个很正确的路径,但是找到原文还不够。接下来可以告诉孩子,找答案不等于找原句,而是要通过找到原句,分析出这个句子的意思。以第2题来说,原句讲的是这些书承载着爸妈对我的希望,题目问的是这个希望是啥希望,那么答案肯定不是书,而是书代表的东西,就算想不到工具书-读物这样完整,至少好好学习什么的还是应该能编出来的。小朋友第2题直接答成书,说明完全没有深想到这一步,这就是需要加强的地方。
关于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区别,我以前写过一个帖子,可以参考一下:
https://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ChildEducation/1578519
【 在 lynancy 的大作中提到: 】
: 谢谢您的回复 我之前在给孩子带阅读的时候 发现三下阅读的答案基本都是来自文章 甚至很多是原词原句 所以我一直跟孩子说答案尽量从文中找。
: 但是这篇考题和以前任何一次单元测不同 需要孩子自己提炼中心思想和作者共情 理解并写出作者的想法。不知道是不是从四年级开始以后的阅读都是需要概括能力甚至引申描述出作者想阐述的中心思想?谢谢
--
修改:tokilltime FROM 123.123.147.*
FROM 123.123.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