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保障型产品,保险公司赚不了几个钱。典型的就是财产险公司,就是卖保障型产品的
寿险公司的主要手法是编故事恐吓客户,在他们的心理上放大风险后果,推销打着保障旗号的期限长、回报低的理财产品,相当于低价借到了长期款,然后再去买国债,赚利差
有些贪婪的,比如平安,看不上国债收益就去入股地产公司,想拿再高几个点的利差,结果惨死在里面了,这投资能力跟民间玩高利贷的一个水平
普通人要买保险,还是盯着保障型、消费型的比较好,这种投入很低
【 在 FSCMajor 的大作中提到: 】
: 据我观察,卖保险的往往是利用普通人数学不好,不懂复利和贴现来忽悠人。所以他们喜欢卖二十年,三十年的产品给你。表面上看你是赚了,其实算上利息,你是亏的。
: 另外这种重疾险往往有上限,也就100w。对于北上广的家庭来说这100w比较鸡肋。留这个还不如多留套房。对于那些真的需要这100w的家庭来说,一年几万的保险费用,又是负担。
:
: ...................
--
修改:Group FROM 222.128.31.*
FROM 222.1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