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en_shi
名字变主要是为了适应舆论变化。换汤不换药,玩文字游戏给大家做个心理按摩。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意味着什么#这里面很多概念大家粗看看不懂,因为这是一套新的分类方法。大家以前以为的教育分流主要是靠考试,就是中考和高考。比如我们设定50%上高中,那么100个孩子,你家孩子要是考了51名,就是去读职校。
你肯定不喜欢这样,你希望你孩子读高中。那么怎么办?
那么职校就改名叫“职业高中”。它也是高中,你孩子也顺应你的理想考上高中了。只是去的是“职业高中”,相当于职业教育的中等教育。
那么读完职业高中之后他可以读大学吗?当然可以,以前就可以。只要愿意考,职校生也能通过高考考入大学。而且他们会更多的读“本科”。只是这个本科是“职业高等教育”的本科。
意思就是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那么哪怕你的孩子考入了职业技术学校,接受完中等职业教育后,他也可以升入高等职业教育。他也接受过高等教育,可以获得本科文凭,甚至这个文凭都可以拿来考公务员。
有什么不同?
就是和传统以科研为目的的教育不同,你孩子读的职业高等教育是以“就业为目的”的。
你看到这里还是云里雾里。你可能就是觉得这不就是把职校改了个名字,说这是职业中等教育,等同高中,说那是职业高等教育,等同本科,同时允许学生通过考试自己根据成绩去报考各类学校吗?
对。你有这个理解就可以了。中考高考还是照常进行,体系不变,但是考入的学校名字变了。
名字变主要是为了适应舆论变化。以前我们国家舆论上有个很特殊的东西,叫做“学历出身论”。这个出身往往是指本科大学。比如你本科985,就是985出身,接着就是211,一本,二本依次类推。让大家忽略父母经济条件带来的出身影响,以考试成绩来分出三六九等。
这套舆论体系之前很有用,可以很好的缓解贫富差距拉大带来的痛感,但是造成一个严重的结果就是大家都不愿意接受职业教育。认为接受职业教育读个专科就是低人一等。哪怕花钱也要送自己的孩子去读个本科,换个“出身”。而现实中我们的就业市场却是体力劳动职业比如护工钳工水管工大量的缺人,高等教育毕业人数太多,大家都堆在一起找不到工作。
那么怎么办?
突然间推倒原先的学历出身论在舆论上风险很大,毕竟这东西对很多人来讲是个信仰。那么就是改名字。以后大家读的都是本科,只是可能你读的是以“就业为目的”的本科,他读的是以“科研为目的”的本科。大家毕业都能考公务员。
学历出身论也是要慢慢退出舞台,变成对大家更实用的“缺钱就要工作”。大家都踏实一点,不要和别人去比。你需要工作,就是因为你缺钱。工作是一个给你带来收入的方式。大家只是跑到不同的岗位,用自己在学校中获得的知识为自己赚取收入而已。#v光计划#收起
--
修改:seablue FROM 111.196.68.*
FROM 111.19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