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一路从小奥上来的选手,这不是挺正常的现象吗?早就应该习惯了吧。
开学后,第一次数学测试卷发下来,清楚地记得是数论的内容,那个鲜红的60分刺痛了我的双眼。What?啥情况?我的脑袋嗡了一下。在我的认知里,校内数学,哪怕没有满分,98总该有吧。小A眼睛有点红了,但不服气地回答:“还有好些个10分、20分呢!”“那最高分呢?”我不甘心地问道。“90多。”果然,孩子总归会自动忽略这些高分同学,主动告知家长的永远是比自己低的分数。10分和90分,要知道这些孩子都是百里甚至千里挑一优秀的孩子啊!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理科班的残酷。
【 在 angrycm 的大作中提到: 】
: 预初
: 开学后,第一次数学测试卷发下来,清楚地记得是数论的内容,那个鲜红的60分刺痛了我的双眼。What?啥情况?我的脑袋嗡了一下。在我的认知里,校内数学,哪怕没有满分,98总该有吧。小A眼睛有点红了,但不服气地回答:“还有好些个10分、20分呢!”“那最高分呢?”我不甘心地问道。“90多。”果然,孩子总归会自动忽略这些高分同学,主动告知家长的永远是比自己低的分数。10分和90分,要知道这些孩子都是百里甚至千里挑一优秀的孩子啊!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了理科班的残酷。
: 开学第一个月,以前引以为傲的数学,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已经变成了噩梦。由于在小学阶段为了去考那些跨级的坑位,过于赶进度,导致很多内容学得并不扎实,之后也没有花时间好好去补这些漏洞,在数学接近日爽的考试中,小A的短板暴露无遗,甚至没有一些只学了平级数学的孩子表现出色。我和小A在经历一次次沉重打击后,也慢慢从心理上接受了随时不及格的分数,我询问分数的方式,也从“班里最高分是几分?”变成了“均分几分?中位分几分?”当被比较对象从班级最高分,变成均分或中位分,顿时心情舒畅了许多。幸亏第一个月学校的作业也不多,除了完成学校作业,小A还能保持每天锻炼和自由活动一小时,放松一下身心,再做点“妈妈牌”作业,晚上10点也无论如何可以躺在床上了。
: ...................
--
FROM 180.11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