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道理的。 作者写作时候是 意识,潜意识,情绪,习惯的结晶,作者本人未必意识到。
说漏嘴,说错话,这类场景有些时候就是真心话。
像一见钟情,有人认为其中有部分是长期积累下来对真爱的向往的体现。
【 在 neab12ab12 的大作中提到: 】
: 前几天恰好网上看见一个有意思的说法
: 有个人说:作为省重点中学重点班的语文课代表,我学到的核心技能是“编辑中心思想”,你没看错,是“编辑”而不是“概括”。有时你要在原作者的某个重点句子里,加上她别处的其它表达,你要用一个漂亮的句子把它写出来,老师说:要想像你是该作者的责任编辑,你“旁观者清”,你比她更懂她。青春期逆反的时候,我一看到“中心思想”就想翻脸。后来却不得不承认,“编辑中心思想”是人文知识分子基本又绝对的武功。
: 这个说法对于我来说很新鲜啊,意思就是要比作者更能编?所以常常说阅读理解的题,文章作者都不会做。有这个编辑的能力的话,完全不是事儿,自己给编出来!
--
FROM 120.8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