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个人觉得,现在的体测模式,确实不是很合理,不过,我也承认,很难找到一个对所有人都公平的测试方法,孩子只能尽量去适应。
我心目中比较好的体育教学模式,其实有两个,一个是,很多很多年前(马约翰的年代),据说清华大学实行的模式是,所有学生(除非身体有先天疾病或者残疾,医生证明不能参加体育锻炼),都必须达标一个体育项目的三级运动员,项目可以自选,但是达不到不许毕业,那个标准可比现在的体测标准高太多了,然而那年代的清华大学生,几乎都做到了。
另一个模式是北航现在执行的,俗称“跑通道”,北航体育场里有一条“通道”,设置了各种障碍物,学生需要从一侧进入,攀爬,跳跃,克服各种障碍,到达对面然后再折返回来,每完成一次,会得到一个盖章,每个学期有规定至少完成XX次通道,否则体育考核不及格,学校不会强迫你哪天跑,也不管你一天跑几次,只会在学期末检查结果,很多同学就会在傍晚遛弯时,顺便跑两趟,当然也有的同学一个学期偷懒,到了期末只能突击一天跑个十躺来补足作业。
关于体育教学方面,其他学校我不了解,但是清华和北航这两个学校的思路,挺值得推广的,时至今日,清华仍然非常鼓励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清华除了校田径队,还有一个长跑二队(全都是从普通学生中选拔,而且水平不低),以前,每年北京马拉松,清华都会几十辆大巴车组织学生参赛,数百上千的参赛学生,再加上服务的同学,42公里的赛道上到处都是紫色T恤,这也是我个人知道官方组织学生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唯一一所大学了。
北航虽然没有清华那么大的力度,但是北航也有一个马拉松俱乐部,属于校方允许的组织,并且时不时跟清华马协一起玩儿的。其实我个人觉得,北航最火爆的体育项目是,羽毛球,还有排球,这两个项目,场地多,人员多,我觉得,这跟学校的宣传,组织,鼓励各方面努力是分不开的。
我个人最初开始参与马拉松和羽毛球,其实就是因为当时在北航打工,认识了一群北航的朋友,跟着他们玩儿起来的。
【 在 lisalis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家老大是18日体测,8年级,估计要赶上大姨妈前两天了,延期一周也赶上了结尾,在小红薯上看到很多家长吐槽只能延期一周的制度,很多孩子受伤一周也好不了啊,跟着大家建议打12345继续反映诉求,那些说轻松就能拿到良好满分的不知道是不是在瞎编,反正我闺女班里和年级是多于三分之一的人达不到80分,国庆还到学校集训,孩子爸爸说看孩子集训回来灰头土脸的一点精神头都没有,体测结束后孩子会越来越憎恨体育锻炼的,按现在的制度目的不是广泛提高体育水平,而是体育变成中考重要的拉分科目,就像其他很多高三孩子高考后甚至撕书扔书,孩子以后只会越来越反感体育运动尤其是纳入体测的几项运动了,唉。。。
--
修改:mrredsnow FROM 124.193.176.*
FROM 124.193.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