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果什么都没想法,就专注于提升父母和子女之间的感情
如果把家长和娃的关系看成一个公司的话。
娃的各种学业,才艺,可以看做各种具体的公司事业。
家长和娃之间的爱,应该就是流动性,也就是金钱。
商业社会里,金钱可以买到一切东西。
父母和幼年子女的世界里,爱才能真正推动孩子的配合。
当然,有的时候,严厉也是一种爱,但是,当孩子感觉不到爱的时候,它就不再是爱了。
二、对孩子不要有求必应
家长的潜意识是,我对你有求必应了。
你就应该完全信任我,你对我也“有求必应”。
事实上,大部分事后,孩子会用行动对这个交易“说不”。
“说不”这种行为,是一种自主意识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件好事。
那么,家长现在应该部分的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主体。
当孩子的要求,如果是关于他的个人自由的,只要不是违反公序良俗的,家长尽量不要否定。
当孩子的要求,是关于家长付出或者涉及到他人的人,家长不妨“吝啬”一点,爱和被爱都是相互的。
对孩子不要有求必应,而是应该有拒绝,犹豫,谈判和允许,教会孩子,给予和获得,权利和义务,爱和被爱。
三、教育孩子要分轻重缓急
对幼年孩子来说,家长就是他的全部。
而对家长来说,孩子只是他的一部分。客观如此。
所以,孩子的成长,很大程度是,家长肯定是主导者。
我们培养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是,健康,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其次是,品德+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个人觉得,就是语文+数学。
再次是,其他各种学业和才艺,传统上说,这些都是“术”。
为什么要做这个排序呢?
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不是一个教你鸡娃的次序,这是一个退守的次序。
健康》品德+核心能力(道)》术业
孩子越小,健康越重要。
随着他渐渐长大,以至于成人,术业的评判会越来越重,但健康还是很重要。
--
FROM 211.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