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老大是四年级,且“据说”已经转过几次学,孩子“据说”很喜欢目前的学校,所以不认同转学成本为零。
退一步讲,就是不转学,孩子在学校是真空吗,同学间没有舆论场吗?亲妈手撕学校的时候考没考虑过自家娃呢,孩子夹在家长和学校之间难不难受?这事儿不能只用金钱和成本衡量,孩子的感受谁在乎。
员工离开这个学校的成本比较高,不知道是指员工成本高还是学校成本高。作为第三方吃瓜群众,不认同任何一方的做法,但是地球离开谁都继续转,推没推走更多客户得看在校家长和意向家长的未来选择。
私立学校也不是交钱就能上,要面试家庭,估计网友95%不是目标用户,所以怎么说都不重要,都不是当事人,别操这心了。
【 在 toutouqi 的大作中提到: 】
: 学校虽大的资产是良好的声誉,包括教学水平和人文环境。六年级家长不选这个学校的成本几乎为零,员工离开这个学校的成本则比较高,当必须二选一的时候,怼家长选择员工就相当于随手主动推走了很多客户。没有稳定的生源,学校能不能办下去都是问题。
--
FROM 114.24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