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的很好,其实初中难题辅助线加到爆,你说解析几何暴力解出来,没问题,但是竞赛真的是为了解出哪一题吗?换个角度,能用辅助线解出来的还学不会解析几何吗?
天才+早慧提前学高级方法没问题,聪明孩子用初等方法牛角尖的技巧没问题,中上等孩子教材提前学也没问题(这种提前学本质上等于学两遍,能搞难题提高难度更好,难题目的就两个:培养坐得住不畏难,培养思维和直觉,机构那种套路直接负分),中等以下跟着教材进度学也没问题。
现在鼓吹方程,陷入另一个极端,说白了不在正确的年龄做正确的事。听过很多家长说过,二年级很难的概念,三年级一下子就懂了,这就是大脑发育的问题。也很多初高中逆袭的,确实是聪明,但小学虽然不算笨,但确实不突出(单指数学,不看语文英语),这就有一个问题,就是小孩其实分为:早熟聪明,晚熟聪明,早熟普通,晚熟普通,尤其是男孩,普遍大脑发育慢。教材安排都是有长期和大量数据支撑的。我不反对天才+早慧很早学方程、解析几何、高等数学,但是真的不适合所有人,适应不了这个进度的娃里面也有天才娃
【 在 Group 的大作中提到: 】
: 算式法是基于内因来做推理的,步骤间的关系是 =>,和平面几何里的因为所以比较类似
: 方程法是基于外因(不同量之间的已知关系)来做计算的,靠的是对 == 关系的不断变形
: 对小孩来说,识别内因容易呢,还是外因容易呢?
: ...................
--
FROM 36.5.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