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机
尽量让教育快乐一点。这里的快乐不是那些公众号所说的傻玩,而是说让孩子的学习不那么枯燥无味,变成一种折磨。学任何技能能走的比别人更远,那一定要自己有兴趣的,只有兴趣才能让你在完成必要的任务后,还能乐此不疲的往前多走一步,这个是关键。培养兴趣有各种方法,现在的各种研究也很多了,按规律办事就可以。
2. 定位
孩子就是个独立的人。家长能做的事就是帮助孩子完善自身,以后有个快乐幸福的人生。应试那些适可而止,但基本的能力要培养,特别是软实力,比如表达沟通,组织领导,能自律,这些比做那点奥数题多背古文之类有用太多。
3.超前
这事完全看兴趣,不费劲想学就教点,超出认知的不强求。但是,起步的时候我会比较注意知识的广度,尽量让孩子多见识,比如过去我在版上提过哲学的入门,财务知识,也有些逻辑知识之类,以后也会教一些谈判经济市场之类,总之在理解的范围内,能对这个大千世界有个稍微全面的认识,多多少少试着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也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
4.语言
英文很重要。现在的文字音频视频和网络上各种学习资料,英文的质量和丰富程度都要高上一大截。所以早一点掌握英文那受益非常大。一般学科中小学这些阶段并没那么难,往往就是个使用的资料是不是对路的事。学不明白,换本书就看懂了,这时候就显出语言的优势了。早期英文不必搞语法词汇,听说阅读足够了。我家孩子Raz kids 读到X 也没背单词,没必要让这些磨掉阅读兴趣。
5. 体育
个人认为运动非常重要,不亚于课内学习。小学阶段题可以少做点,但运动不能少,要养成个运动习惯。走上社会,对于绝大多数人,比如我家这样的普娃,大概率不会去搞啥高深的学问,充沛的精力和健康的形象才来的更重要。有啥心情沮丧的时候,出去跑个十公里就高兴了不是。
5.家长
在这个时代,家长要与时俱进,跟着学习,不要总拿过去那点应试经验当宝贝。有趣的是,在看了不少儿童科普,比如DK那套Big ideas, Simply Explained 那套看了十几本,确实也涨了不少知识,也意识到校内的教育有多么局限,自己也获益很多。
^_^
--
FROM 52.1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