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很功利
充斥其中的是大量的KPI考核指标
大人每年一考核
孩子每月甚至每天都在接受考核
这些考核以“分数”的方式呈现在每一个人面前
大家都被编排进这样的一种体系里
唯“分数论”
于是,我们为了提高分数,绞尽脑汁、殚精竭虑
每个成年人都惶恐不安地盯着自己的年终考核分数,担心失业
每个孩子都焦虑不安地盯着自己的排名、得分,能不能进211、985、top2
却忘了我们生而为人,是来追求什么的
好像只有得到了更好的“分数”才配得起快乐活着
对这样的一种社会环境
其本质是牺牲身心健康作为代价的
大家对幸福的感知能力将逐渐被数字替代
情感能力减弱,快乐能力也同步降低了
然而实际上,一个人真正的能量是源自于自身的热爱,因为热爱而感到快乐,因为快乐而越发热爱
如果不能形成这样的循环反复的自我驱动模式,其实孩子们的成长是很快会遇见天花板的
所以就阅读而言也是如此,按照家长、名师、权威作家推荐的目录看书,能把人看抑郁了
云在青天水在瓶,张三就是喜欢文史哲,李四就是喜欢读科幻小说
进门的那一脚,代表了兴趣的起点
先用兴趣领进门
然后做大量阅读作为拓宽眼界的方式
而最后一步是拔高,增进理解能力
只有这三步都走好、走稳了,孩子的阅读才是真的上道了
--
FROM 114.2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