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趣味性和立意,有点像小孩的流水账,我们小时候好像没学过吧,不知道为什么选进课本
【 在 tokilltime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课文我几年前带娃读过,当时就觉得逻辑不太通畅。但一看作者是叶至善,我就估计这文章是在引入教材的时候被更改了,于是就找了原文来读。
: 原本的故事讲述了 “我” 扮演老虎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变化。在 “演老虎” 发生之前,班里很多小朋友都上台露脸表演,但因为老师把 “我” 给忘了,“我” 一直没有露脸的演出机会,还被父亲问起来为什么没有演过,于是心里很着急(小孩子争强好胜心态)。
: 等到有了演老虎的机会,“我” 发现还是没有露脸(失望),但又怕老师连这个机会都不给,于是就强行上场(不会豁虎跳,打肿脸充胖子)。这里 “我” 表达了对演老虎的过度自信,觉得自己不学动作也能演,但这个过度自信在前文给了充分的铺垫:一直以来想露个脸的热切(动机不纯,没有真的想演好一个节目),叠加对角色的轻视(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角色就不打算认真)。
: ...................
--
FROM 221.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