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给更多孩子家长的普及帖】我亲身经历的儿童周期热/反复发烧
现在事后诸葛亮地来说当时确实是瞎折腾,但就当时真正经历其中,孩子烧到快40度,浑身发冷不停打哆嗦,家长还是很难扛住不去医院的;去了医院一查血象白细胞高到15-20,crp高到100多,医生又告诉你这种情况快收你住院了,家长也还是很难扛住啥都不做掉头回家的。
【 在 SYSQP 的大作中提到: 】
: 检查结果是不是就是说家长瞎折腾?
--
FROM 220.181.102.*
那您这个也八成是了。恭喜小半年就自愈了!
【 在 zhuangwawa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四岁的时候跟楼主家一样一样的,每隔二十来天烧一次,每次都是头孢输液或口服,小半年左右,都快崩溃了。最后一次吃了十四天头孢好了再没犯,可能刚好那次热量释放完了。那时两个扁桃体大的像肉瘤,上面布满白色的点点,晚上睡觉憋气打呼,差一点就把扁桃体切了。之后就是加强体育锻炼,避免给他热着,避免感冒,现在七岁了,发现扁桃体已经缩回去了,晚上睡觉也很安静不打呼了,现在发烧一年顶多一次。
--
FROM 220.181.102.*
点赞!
--
FROM 61.50.129.*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上脉证治法变蒸篇,详细论述了小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及出生后到周岁期间生长过程中的周期性发热,孕妇基础体温稍高也和这个变蒸热有关。
虽然药证直诀里面只是描述了周岁之内的周期性发热,但是在孩子的整个发育过程中,这种周期性发热都是存在的,俗称生长热。但根据不同体质和禀赋个体表现会不一样,有的只是比基础体温稍高,有的超过了现代医学的所谓发烧标准,就定义为发烧。
但是不管是发热还是发烧,治疗方法原则也很明确:“师曰:不汗而热者,发其汗,大吐者,微下,不可余治。”
判断是病态发烧还是生长热,看孩子的状态就行。孩子是纯净的天然的,受不得半点污染,如果是真的生病,症状会也很明显,简单说就是会和平时不一样,这种不一样不用仪器也能看得出来。
【 在 greenci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这篇文章,是想普及一下儿童周期热PFAPA这种疾病,避免类似情况的父母少走弯路,少让孩子受罪。这种疾病被视为罕见病,但在我经历了这么多以后,我觉得它被视为罕见病的原因不是因为真的罕见,而是因为很多儿科医生的孤陋寡闻导致的误诊,这种病症应该是在儿童群体中很常见。很多儿科门诊设有“反复呼吸道感染”项目,我认为这里面有一部分患者其实是周期热,而被误诊为反复感染。如果本文能碰巧有儿科医生关注到,并且帮助在儿科医生中做更多普及,多建立一些样本数据库,可以多帮助几个患者,那就是意外惊喜了。
: 我家孩子从6岁半起经常生病,每次生病都发烧,起先的一两次是感冒的症状。后来越来越频繁,每月一次,甚至不到一月一次,症状就是发烧,扁桃体化脓,无其它症状。那段时间简直要崩溃!每次去医院看,医生的检测手段无外乎就是查血,血的结果一定是白细胞高、crp高,然后医生就会诊断感染,让输抗生素。有的时候输了两天头孢指标还高,医生还会让换输阿奇。
: 换过无数医院,看过无数医生,西医中医,积水潭、北医三院、北大国际、西苑医院、儿童医院、儿研所等等,主任号专家号无数,包括你们经常推荐的北医三院的某名医都看过,全都诊断是扁桃体炎或者感染,治疗途径都只有一种,就是让用抗生素。那一年,每次病好了两三个星期左右我就开始紧张,因为知道马上下一次又要开始了。三天两头跑医院还只是身体上的累,最累的是心里的彷徨无助,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么容易感染?!
: ...................
--
FROM 123.114.232.*
看来心大的老母亲也有好处,我家发烧,我一般是先观察一两天,如果精神好,就很少给吃药,基本上靠萝卜水、葱白水之类的顶过来,所以孩子很少去医院
【 在 lilybaby2003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也在,孩子2岁来的,之前在北京,发烧24小时之后就去验血,来坡第一次发烧也这么处理,结果人家让等三天再验。。。然后这些年就再也没去过医院,因为经历了十多次感冒,从没烧过三天,也没有吃过任何感冒药,都自愈了。发烧39多我也扛着,并且不吃退烧药,因为我发现吃退烧药会延长病程,39度扛一晚上就退了,连带着后续的咳嗽阶段都会很轻很短暂,但吃了退烧药一般都会反复,拉长发烧时间,烧完后续感冒症状也严重一些。
--
FROM 159.226.171.*
顶,非常有用
【 在 greenci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这篇文章,是想普及一下儿童周期热PFAPA这种疾病,避免类似情况的父母少走弯路,少让孩子受罪。这种疾病被视为罕见病,但在我经历了这么多以后,我觉得它被视为罕见病的原因不是因为真的罕见,而是因为很多儿科医生的孤陋寡闻导致的误诊,这种病症应该是在儿童群体中很常见。很多儿科门诊设有“反复呼吸道感染”项目,我认为这里面有一部分患者其实是周期热,而被误诊为反复感染。如果本文能碰巧有儿科医生关注到,并且帮助在儿科医生中做更多普及,多建立一些样本数据库,可以多帮助几个患者,那就是意外惊喜了。
: 我家孩子从6岁半起经常生病,每次生病都发烧,起先的一两次是感冒的症状。后来越来越频繁,每月一次,甚至不到一月一次,症状就是发烧,扁桃体化脓,无其它症状。那段时间简直要崩溃!每次去医院看,医生的检测手段无外乎就是查血,血的结果一定是白细胞高、crp高,然后医生就会诊断感染,让输抗生素。有的时候输了两天头孢指标还高,医生还会让换输阿奇。
: 换过无数医院,看过无数医生,西医中医,积水潭、北医三院、北大国际、西苑医院、儿童医院、儿研所等等,主任号专家号无数,包括你们经常推荐的北医三院的某名医都看过,全都诊断是扁桃体炎或者感染,治疗途径都只有一种,就是让用抗生素。那一年,每次病好了两三个星期左右我就开始紧张,因为知道马上下一次又要开始了。三天两头跑医院还只是身体上的累,最累的是心里的彷徨无助,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么容易感染?!
: ...................
--
FROM 159.226.171.*
这是中医的儿科典籍吧? 我找时间拜读一下。是这么个理儿。
【 在 SciFind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卷上脉证治法变蒸篇,详细论述了小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及出生后到周岁期间生长过程中的周期性发热,孕妇基础体温稍高也和这个变蒸热有关。
: 虽然药证直诀里面只是描述了周岁之内的周期性发热,但是在孩子的整个发育过程中,这种周期性发热都是存在的,俗称生长热。但根据不同体质和禀赋个体表现会不一样,有的只是比基础体温稍高,有的超过了现代医学的所谓发烧标准,就定义为发烧。
: 但是不管是发热还是发烧,治疗方法原则也很明确:“师曰:不汗而热者,发其汗,大吐者,微下,不可余治。”
: ...................
--
FROM 220.181.102.*
《小儿药证直诀》是中医幼科经典,钱仲阳也被尊为幼科之鼻祖,或者幼科之圣。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在 greenc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中医的儿科典籍吧? 我找时间拜读一下。是这么个理儿。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4
--
FROM 111.192.161.*
赞!
【 在 greenci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这篇文章,是想普及一下儿童周期热PFAPA这种疾病,避免类似情况的父母少走弯路,少让孩子受罪。这种疾病被视为罕见病,但在我经历了这么多以后,我觉得它被视为罕见病的原因不是因为真的罕见,而是因为很多儿科医生的孤陋寡闻导致的误诊,这种病症应该是在儿童群体中很常见。很多儿科门诊设有“反复呼吸道感染”项目,我认为这里面有一部分患者其实是周期热,而被误诊为反复感染。如果本文能碰巧有儿科医生关注到,并且帮助在儿科医生中做更多普及,多建立一些样本数据库,可以多帮助几个患者,那就是意外惊喜了。
: 我家孩子从6岁半起经常生病,每次生病都发烧,起先的一两次是感冒的症状。后来越来越频繁,每月一次,甚至不到一月一次,症状就是发烧,扁桃体化脓,无其它症状。那段时间简直要崩溃!每次去医院看,医生的检测手段无外乎就是查血,血的结果一定是白细胞高、crp高,然后医生就会诊断感染,让输抗生素。有的时候输了两天头孢指标还高,医生还会让换输阿奇。
: 换过无数医院,看过无数医生,西医中医,积水潭、北医三院、北大国际、西苑医院、儿童医院、儿研所等等,主任号专家号无数,包括你们经常推荐的北医三院的某名医都看过,全都诊断是扁桃体炎或者感染,治疗途径都只有一种,就是让用抗生素。那一年,每次病好了两三个星期左右我就开始紧张,因为知道马上下一次又要开始了。三天两头跑医院还只是身体上的累,最累的是心里的彷徨无助,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么容易感染?!
: ...................
--
FROM 124.64.121.*
这种孩子应该还挺常见的,我家女儿,3岁上幼儿园开始,也是一个月一烧,只要发烧必然白细胞高,CRP高,医生就诊断细菌感染,但是她也没有其他症状,最多嗓子红一点,每次指标很高都要点滴,4岁后也会发烧但是频率降低了一些,一直到6岁,有一次是细菌感染合并甲流,高烧40度连续烧了5天5夜,CPR150,怀疑川崎,直接收住院了,打点滴打了11天。这次之后就不怎么发烧了,慢慢孩子大了,就不怎么发烧了。
不知道是不是周期性发热,被打了好多点滴,特别理解你,孩子高热畏寒,大人心疼还害怕孩子有其他毛病。
谢谢你的这篇科普,希望能帮到更多孩子。
【 在 greenci 的大作中提到: 】
: 写这篇文章,是想普及一下儿童周期热PFAPA这种疾病,避免类似情况的父母少走弯路,少让孩子受罪。这种疾病被视为罕见病,但在我经历了这么多以后,我觉得它被视为罕见病的原因不是因为真的罕见,而是因为很多儿科医生的孤陋寡闻导致的误诊,这种病症应该是在儿童群体中很常见。很多儿科门诊设有“反复呼吸道感染”项目,我认为这里面有一部分患者其实是周期热,而被误诊为反复感染。如果本文能碰巧有儿科医生关注到,并且帮助在儿科医生中做更多普及,多建立一些样本数据库,可以多帮助几个患者,那就是意外惊喜了。
: 我家孩子从6岁半起经常生病,每次生病都发烧,起先的一两次是感冒的症状。后来越来越频繁,每月一次,甚至不到一月一次,症状就是发烧,扁桃体化脓,无其它症状。那段时间简直要崩溃!每次去医院看,医生的检测手段无外乎就是查血,血的结果一定是白细胞高、crp高,然后医生就会诊断感染,让输抗生素。有的时候输了两天头孢指标还高,医生还会让换输阿奇。
: 换过无数医院,看过无数医生,西医中医,积水潭、北医三院、北大国际、西苑医院、儿童医院、儿研所等等,主任号专家号无数,包括你们经常推荐的北医三院的某名医都看过,全都诊断是扁桃体炎或者感染,治疗途径都只有一种,就是让用抗生素。那一年,每次病好了两三个星期左右我就开始紧张,因为知道马上下一次又要开始了。三天两头跑医院还只是身体上的累,最累的是心里的彷徨无助,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这么容易感染?!
: ...................
--
FROM 114.2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