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要买学区房让孩子上一个好小学?因为这可以增加上好初中的概率,继而增加上好高中的概率,继而增加上好大学的概率。
但你再深入的想一想,上了好大学之后呢?能不能找一个好工作?现实是越来越难。
现在互联网行业还勉强可以改变命运,再过些年,互联网行业也饱和了,只能拿一个中等偏上一点的薪水,这唯一的一根改变命运的稻草也没有了。
网上动不动就985啥啥啥的,其实你仔细问问,这些人是学什么的?以后能干什么?同学们出路怎么样?其实就那样。
所以,我的感觉就是,很没劲。
这就是当代年轻人丧的原因,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努力半天,被骗了。
努力考到前1%,读个985出来,发现每个月的收入交完房租,应付完吃喝拉撒,所剩无几。升职更是不敢想,因为领导也大不了你多少,正值壮年。房价几年涨一波,没有父母的帮助,你连去关注的欲望都没有。房子都没指望,你让他们去结婚生孩子,你当他们傻呀。
中年人跟年轻人说,你不要太看重眼前,要看未来的发展,你觉得年轻人会听你的么?形式已经今非昔比了,年轻人不是傻子,不会相信中年人的忽悠的。
更残酷的是,以后的日子,这种情况会更加严峻。
所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逼孩子走这个独木桥,有劲吗?我有个老同事,孩子一直很优秀,在北京一路名小、名中,最后去年考上了武大强基的生命科学,他问我这专业以后怎么样,我说你再准备一套房子吧。
这就是现实。
家长和孩子一起努力了十几年,发现跟预期差距太大,社会变了。
我想说的,绝不是反智,更不是读书无用论。我想说的是,年轻家长真的没必要太去逼孩子,逼孩子真的不如逼自己。发掘孩子的特长,比走千军万马的独木桥,效果要好的多。
最后就是,提前做好孩子不如你的心理建设,孩子出生之后,学习怎么样就决定大半了,天生的。家长别太焦虑,是学习的料,固然好,但学习好,最终很可能也就那么回事;不是学习的料,也没必要焦虑,别太给孩子太大压力,孩子心态好比什么都重要,你给孩子多准备点,一辈子过下来也不错。
我们这代人,好好奋斗,父母晚年幸福,孩子长大也幸福,但我们自己的幸福,只能靠自己奋斗,这是我们这代人无法逃避的历史责任。[/cp]
发自「今日水木 on V1986A」
--
FROM 120.3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