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和应对方法
由于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称为发热,每个人的正常体温略有不同,而且受许多因素(时间,季节,环境,月经等)的影响。因此判定是否发热,最好是和自己平时同样条件下的体温相比较。
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
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以口腔温度为例,发热程度可划分为:
低热 37.3~38℃(99.1~100.4F)
中等热 38.1~39℃(100.6~102.2F)
高热 39.1~41℃ (102.4~105.8F)
超高热 41℃ (105.8F)及以上
首先要知道临床上发热的分度:低热37.4~38 ,中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症状应该是有感染存在,输点液体抗感染治疗就可以了。
当身体体温腋下37.5℃以上或肛温、耳温38℃以上时,就可以确定为发烧了。
发烧是身体的一种生理反应,也是一种身体的警讯。由于发烧是一种抵抗病原入侵的自然现象,所以如果硬要退烧,反而削弱了人自身的抵抗力。通常来说,如果体温在38.5℃左右,且没有特别不舒服、精神状态良好,也就是说照样吃、照样睡及照样玩,就不必着急地就医,或是使用退烧药。可以采用适当饮水、物理降温的办法。发烧不要“捂汗”,这样热量反而不容易散发,容易高热损伤脏器,一般来说发高烧应该不要盖厚被子,衣服也要少穿,要注意肚子的保暖。
不过,为了减少发烧的不舒服感,要充分休息睡眠,即使睡不着也要躺着休息,不刷手机,可以听舒缓的轻音乐,脑波音乐,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搐,否则不宜在半夜叫醒服用退烧药;注意水分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黄。
发烧在38.5℃39℃左右时,在家中可首先采取以下物理降温的办法。可适度地使用退烧药以一次用一种药为原则,严格按退烧药物计量和间隔时间,以减轻发烧的不舒服,并防止高热痉挛发生。
当体温38.5℃时,用湿毛巾物理降温,湿毛巾拧到不滴水为宜,胸部一块湿毛巾上边用塑料袋遮盖,初春、晚秋和冬季要盖好被子,肚子一定要保暖,脖子放湿毛巾,额头放湿毛巾。湿毛巾物理降温可以防止人在睡眠中高热烧坏脏器。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223.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