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看病要敢于试错
比如洗鼻子,我母亲今年闹了两次鼻窦炎,大夫都让洗鼻子。
她第一次鼻窦炎不重,洗鼻子感觉不舒服(头疼加重),自己就停了。
她第二次鼻窦炎很重,鼻涕塞得睡不着觉,我就让她再试试洗鼻子,开始效果很好,鼻子通气了就能睡安稳觉,但后来洗鼻子又加重头疼;
于是我们权衡的结果:如果鼻涕很多就洗鼻子,否则就不洗。
久病成医,实践出真知,很多有经验的患者比医生更懂应该如何用药;
自己多试试,比对着各种信息冥思苦想,有效多了。
这就是完美主义者(追求确定性答案、对风险零容忍)容易纠结的原因。
第四,如果是我,会如下做:
1)首先,如果专科大夫一致认为是慢性扁桃体炎、需要手术切掉,那我肯定听大夫的;
但现在不是这种情况,就先保守治疗,不切扁桃体;
2)从提高免疫力着手,一方面找中医看看,开始可能找不到好中医;但多打听、多尝试,应该慢慢能找到好中医;
3)另一方面,增加运动:冬天不适合户外,就找点室内运动,比如淘宝有卖原地打的乒乓球,不行就做平板支撑、原地跑,反正先运动起来,再一步步改进;当然,等孩子病好了再运动,运动是一项长期策略;
4)至于哪种抗生素适合、是否洗鼻子,自己多试试就知道了;
5)以上尽量做,坚持1~2年,如果还是不好,也许真是扁桃体的问题,那时再多咨询几个大夫,可以考虑切掉扁桃体;毕竟切扁桃体的人也不少,也都活着好好的,不是不能试错。
--
FROM 21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