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发布,细解重庆、成都各自定位
2021-10-21 09: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澎湃城市关注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大河文明赋”
10月20日,成渝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重磅出炉,引发全国特别是川渝地区的广泛关注,纲要将作为国家对两地出台政策的依据,可谓决定了成渝双城未来的发展走向。
纲要对双城的定位如下:原文
重庆:
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
成都:
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
两者其实皆是对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不同描述,重庆的含义相对更广,成都的则更为具体,比如公园城市只是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方式,高品质宜居也仅仅只是高品质生活的要求之一。
原文
重庆: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先行先试
成都:
提升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
这里两城的定位则各有侧重,重庆是在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先行先试,从近年来的一些政策也可以看出,重庆在先行先试这一块一直肩负重担,比如2021年相继先后出炉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多项重大政策中,重庆皆是中西部唯一代表,这也意味着重庆今后将更多的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中承担更大的责任与担子。成都则为提高国际国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描述较为宽泛,不具备排他性,此处不在详细分析。原文
重庆:
建设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
成都
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
此处对重庆要求明确,即“四化”现代城市:国际化(两江四岸)、绿色化(广阳湾)、智能化(两江新区)、人文化(长江艺术湾区);成都强调以构建现代产业、创新、城市治理三大体系来支撑高质量发展,落脚点为“双高”中的高质量发展。
原文
重庆:
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金融中心、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增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
成都
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
此处直接赋予了重庆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这与重庆本身雄厚的产业基础相对应,西部金融中心则为重庆获得内陆国际金融中心之后,在官方层面的又一金融性质定位,此外,重庆还同时定位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这也是对重庆作为中欧、陆海、长江三者交汇点的肯定与支持。
成都则打造区域经济中心、区域科技中心,由于原文表达较为隐晦,没明确指出该范围是西南还是西部,或者是四川区域,因此,不做讨论,此外,成都获得世界文化名城,值得肯定,上一个获得该称号的为洛阳,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的2011年第二届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论坛开幕式上,洛阳市被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署、世界城市科学发展联盟、国际姐妹城市联盟联合授予“世界文化名城”称号。
原文
重庆:
以长江、嘉陵江为主轴,沿三大平行槽谷组团式发展,高标准建设两江新区、西部(重庆)科学城等,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
成都:
高水平建设天府新区、西部(成都)科学城等,形成“一山连两翼”城市发展新格局。
最后,在定位中,纲要明确要求重庆沿三大平行槽谷组团式发展,并重塑两江四岸国际化山水都市风貌,重庆“组合型”城市建设迈上新台阶,而成都也正式从两山夹一翼转变为一山连两翼,实现历史性突破,对两地来说,都是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标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磅发布,细解重庆、成都各自定位。)
特别声明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


--
FROM 36.14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