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失落的家谱,一个600年前渣男的自白。
2019年,南开大学余辉博士在江西意外访得元人胡棣《伯友诗集》一卷,诗集作为附录存在于江西省进贤县三里乡健武村与二塘乡官溪村、大鹄源村的三套《胡氏宗谱》中。
胡棣是元末江西地区著名的豫章十才子之一,以往存诗不多,如今《伯友诗集》的发现,在文学史上有一定重要性。同时,作为元末群雄混战的亲历者,其见闻也可以以诗证史,例如其中的《陈推官平寇四十韵》:
风尘盈上蔡,氛祲满南州。何搆红巾患,而胎黄屋忧。股肱戎马急,唇齿郡邦愁。
《哭余师》一诗表达余阙殉节之后,士人阶层的震动。《和答彭大之时大之讲授莲社而予宗弟主之》其中的莲社是否即为史料中常常作为“白莲社”的莲社,江西的确是白莲教的大本营之一。
但是,这些都不是我今天要讲的,因为它们虽然重要,但不够有趣。我今天要讲的是在族谱后面,还有胡棣之孙胡季卓的一些诗,这些诗深刻的展现了什么叫“男人的嘴,骗人的鬼”“男人有新欢叫风流,女人叫出轨”。
明初,胡季卓娶妻张氏,可是没等到张氏入门,胡季卓便被远戍到了辽阳,这可能也是明初对于地方豪族(特别是敌对区域豪族)的一个削弱措施。还没进胡家门,夫妻二人便已经劳燕双飞,于是张氏就写了一首诗给胡季卓的母亲,也就是自己的婆婆,《张氏婆于归之日卓公巳戊辽阳矣乃作是诗以奉姑》:
娶妇无夫亦怪哉,问姑尚在几时回。牛郎阻隔天河远,织女空随云汉来。孔雀屏前徒缱绻,鸳鸯帐内独徘徊。来朝拟把菱花照,嫩蕊含香尚未开。
表示,娶了老婆但是过来却没有丈夫,实在是怪哉怪哉,婆婆啊,胡郎几时才能回来啊。我们就像牛郎织女一样,远隔一方,不过婆婆你放心,我是个守妇道的人,不会有败坏家风的事儿发生,即使是每天“鸳鸯帐内独徘徊”,也要“嫩蕊含香尚未开”。
后来,张氏又给自己的丈夫寄去了一首诗,表达了闺怨之情《张氏婆寄卓公诗》:
楚王未曾楚莹云,神女难逢夙世娴。彩凤高腾春信青,青鸾初对晓庄新。长词易写题红句,短扎难成织锦文。才子不归先辈逝,锦簾空销洞中春。
估计这闺怨之情有点浓郁,搞得胡季卓很虚,深怕“离家三年,回来孩子都一岁了”,于是赶紧写诗对张氏进行安抚,《卓公在辽寄张氏婆诗》:
二月不归三月归,检点行李及征衣。殷勤寄语家园树,谩谩开花谩谩飞。
先说,媳妇啊,我就快回来了,要么是二月要么是三月,你看我都在收拾行李了,“二月不归三月归,检点行李及征衣”。媳妇啊,我都这么惨了,你可一定要hold住啊,可别给我戴绿帽子啊,“殷勤寄语家园树,谩谩开花谩谩飞。”
张氏接到这首诗顿时就不高兴了,我每天在家以泪洗面,你还如此不放心我。你就把心放肚子里吧,我是冰清玉洁的梅花,你不归来,我是不会开放的,更不会招惹乱蝶狂蜂的。
望断天涯人不归,几回弹泪湿襟衣。玉梅自有花开日,管教无香惹蝶飞。
得了张氏的保证,胡季卓就把心放在肚子里了,开始了辽东生活。在辽东生活开心不开心,不得而知,没有相关诗句。但是,当终有一天,他戍期满了,要回归故乡之时,可谓开心爆炸,甚至用上了“春风得意”的字眼,我们可能会疑惑了,回家很开心都能理解,毕竟家里还有老母娇妻等着自己,但你“春风得意”个毛线?胡季卓表示,别急,你看看我的诗就明白了:
自辽归吟
春风得意出辽阳,鸾凤双飞返故乡。(娶辽阳张氏婆同归故云)世事固知今日异,山容不减昔年苍。银瓶盛泻葡萄酒,书阁新添锦绣香。从此莫怀湖海志,田园乐业得人长。
额……渣男胡季卓的“春风得意”不仅仅在于“出辽阳”,更在于“鸾凤双飞返故乡”,对于这个鸾凤还进行了特意的解释“娶辽阳张氏婆同归故云”,并且,还畅想了未来“书阁新添锦绣香”的温香软玉,感到那是相当舒爽,这不是“春风得意”是什么?
胡季卓还挺专情的,就喜欢姓张的妹子,家里老婆姓张,这边辽东的妹子也姓张,下面,一首孟庭苇的《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送给胡季卓同志。
于是,胡季卓一面跟自己在家守活寡的新婚妻子强调“谩谩开花谩谩飞”,一边在这边“鸾凤双飞返故乡”,一张口就是老双标了……
呸,渣男!
--
FROM 171.1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