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行记,诗在最后,可直接跳到最后看诗。
俺昨日由郑返洛。行至中途,想诸事虽繁,明天再做不迟。遂弃连霍入省道,自河洛汇流处过黄河北岸,溯流逆光西进。
左望田野连堤,右行村庄闲静。舟楫覆晒,车置门庭。麦垛堆丘,绿园碧顷。有瓜地桃农,路边待客。缓行探问,言讨手拎。河堤外黄土含沙,阡陌陇行。地质疏松,渠道纵横。得施肥灌溉之利,不失肥沃;有铺装整洁之径,宜人通行。
俺以前曾在晚秋晴朗时节,受老母亲驱使,陪同在北岸河滩地捡拾花生。时值秋获之后,冬种之前。田边有收花生的筛选机、卡车工作。声响隆隆,烟尘激荡。筛选后的花生堆积成山,蔚为壮观。入袋装车,不懈一刻。俺边玩边捡。虽然很晒,好在温度适宜。抬眼可见邙岭在不远处穿过,行至大河留下巨大的缺口,如城门之阙。到晚一些,河风煦煦,细土轻尘,柳岸堆石,乡人劳勤。至晚饭时间,拾得花生约有七、八斤之巨。老母亲觉得比别人少多了,但是甚为喜悦。俺自忖此行车马油资能买花生三十斤不止,也笑而称是。斯物可估,其乐无价。
又前行数十里,小镇逢集,很是热闹。穿小镇,循路转而向北。时当下班,电动摩托三三两两。车速放慢,时不时看超过去的姑娘长发随风飘动,甚爱此时光。此时天涯悠远,霞光在左;咫尺烦忧,暂置脑后。不知不觉复又西向,进入孟津境内,行至小浪底下游。
此处大河宽阔,水流放缓。上河岸土丘看去,晚夕隐落,余光连波,烟桥车渡,岸影横戈。对岸水天相接处,影影绰绰。此即尔朱荣诛杀北魏公卿大臣之地。
河阴之后,北魏大权旁落,名存实亡。洛城繁华不在,兵戎频踏中土。士人纷纷落难,民生步步维艰。观思物景,无以为言。寂寂等余光荡涤,默默望斯水尘轩。光影散尽,继续溯源。
上行是小浪底大坝所在,暮色已深,远见一片灰白。这个季节应在放水调沙,声响可闻。
夺路前行,盘山而上。过不多久,即到山顶垭口,此处有观景平台,俯瞰半个大坝湖区。湖面灯影散落,不知水几何,山几何。
本想在这里扎营,又觉路近水远。复前行。约几公里后,寻到一个岔路口通往湖面方向,路宽勉强可会车,水泥铺装,于是蜿蜒下行,中途数处碎石当道,无碍通过。
到坡底就看见湖面了。换土路,坑洼不平。沿着车辙走到湖边,没有灯,天上月牙一点,时隐时现。
湖边有平台野草,尘土气息。山脚黑黢一片,矮树成行。有风自湖面来,能感知温润的河泥味道。决定在这里扎营。适应了之后,就能看见星星了。发了一会儿呆,不知何时沉沉睡去。
晨曦醒来,日光洒眼。可能下游有大坝阻拦,大河在这里显得平淡宽容。回身收装,背后景象又颇让人意外了。俺昨晚搭营三十米开外,七八个墓碑错落。土茔松柏,掩映其间。初觉壮烈,复看不免失笑,俺单车独帐,于墓塌之侧安然入睡,岂无怕乎?实不知也。
或许夜深人静,蚊虫滋扰之时,先魂围吾而观,甚为惊异。恰逢洛神南来与河神对饮七夕,见此情形,笑曰:此吾小友,尔等可观可看,勿扰之。俺得以一夜无梦到天明。
想及此,收拾行装。该回去了。归途得句:神魂侧畔驿他乡。
8月5日午后成文,记小浪底行。
湖光宽胖山色壮,
野渡余晖入大荒。
阡陌沟横分种作,
神魂侧畔驿他乡。
--
修改:opendoor FROM 223.104.107.*
FROM 39.14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