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识界
https://mp.weixin.qq.com/s/7k3KPcJVtujY1tW0-JxAuw
机译:
这里是北京植物园里的曹雪芹故居,无论春夏秋冬,这里的游客也从来不会见断,来这里的呢,几乎都是红泥。有人。说1000个人的眼里有1000个哈姆雷特,红楼梦也是这样一部奇书,不同的人读了之后呢,就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收获,而这本书从很多的角度去解读,都有不一样的视角和内涵。最近呢,我就读了很多的版本,有财经版的,有社会版的,有人情伦理版的,当然也有政治版的,而我个人认为从诗词的角度去解读,也有很深厚的内涵,比如说呢,作品的一开篇就是一首诗词。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一首五言诗呢?就给整部作品定了基调。
这不只是一部小说,同时也是一部诗传。而在整部作品中页页有诗词,回回有佳作,很多的诗词作品呢,甚至被单独编辑成册,被誉为诗词的天花板。而在第48回相留学诗的情节中呢,曹雪芹更是假借单于之口,说出了他的诗词观。黛玉呢,就轻描淡写的说什么男生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成转和其中成转的两个句子呢,是两幅对子,平生对策生,虚的对虚的,实的对实的。若果真有了好句。形色虚实不对,也是使得的。又说词句究竟是么事?第一,立意要紧,若意去真了,词句不用修饰,这是好的,这就叫做不以辞害意。曹雪芹为什么要用那么大的篇幅,那么多的笔墨去描写诗词呢?当然不是卖弄,因为她在创作红楼梦的时期,正是乾隆皇帝当班儿的时期,乾隆皇帝对诗词的热爱已经到了狂热的程度。
一个人单挑在他之前的所有历朝历代的诗人,他的创作总数等同于在他之前所有诗人作品的总和,可是这么庞大的创作量,竟然没有一首诗可以传世。当时的创作风气和文人的浮躁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呢,在红楼梦里就出现了一个贾宝玉,每起一次施舍,他都是最积极的那个人,而每一次水平最差的也是他。这与乾隆皇帝有没有一拼呢?
--
FROM 117.15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