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希望长存再接再厉,先干死叠瓦机械硬盘
我觉得2T就足够用了,价值数据我都是放机械盘从不敢存SSD上。
【 在 poocp 的大作中提到: 】
: 明年能普及4TB民用ssd,高端出8TB和12TB ssd,机械硬盘就该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了
--
FROM 124.64.19.*
500块钱2TB的时候,你觉得2TB就够了。
但如果500块钱20TB的时候,500块钱50TB的时候呢?你也觉得2TB就够吗。
【 在 gwssi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2T就足够用了,价值数据我都是放机械盘从不敢存SSD上。
:
--
FROM 171.221.52.*
够用
只不过是太便宜了也就买了
【 在 poocp 的大作中提到: 】
: 500块钱2TB的时候,你觉得2TB就够了。
: 但如果500块钱20TB的时候,500块钱50TB的时候呢?你也觉得2TB就够吗。
--
FROM 114.254.3.*
不是够不够的问题,我最多就只会往SSD上放这么多数据。只包括操作系统、软件、虚机,其余任何数据都不会在SSD上,1T够用,2T很宽松。
【 在 poocp 的大作中提到: 】
: 500块钱2TB的时候,你觉得2TB就够了。
: 但如果500块钱20TB的时候,500块钱50TB的时候呢?你也觉得2TB就够吗。
:
--
FROM 124.64.19.*
实测过tlc,断电放置3年多。上电速度很慢,但做了个全盘扫描之后一切就恢复了,没有丢任何数据。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所有存储设备都能一直插电的。
: nand flash在近线存储领域是一泡污,对离线存储来说是一泡污的平方。
: 其实家用的存储有很多场景就是业界的近线存储和离线存储。
: ...................
--
FROM 114.222.221.*
你在用windows xp的时代,也会在硬盘上放1TB的数据吗?
我的帖子是展望未来,而你只停留在了现在。
【 在 gwssi1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够不够的问题,我最多就只会往SSD上放这么多数据。只包括操作系统、软件、虚机,其余任何数据都不会在SSD上,1T够用,2T很宽松。
--
FROM 171.221.52.*
我跟你相反。我是认为机械盘故障率>ssd盘的。
【 在 gwssi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2T就足够用了,价值数据我都是放机械盘从不敢存SSD上。
:
--
FROM 114.222.221.*
镁光mlc放1年不到,zfs就能扫出数据错误,ntfs加密目录直接就解不开了
做全盘扫描不代表没丢数据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测过tlc,断电放置3年多。上电速度很慢,但做了个全盘扫描之后一切就恢复了,没有丢任何数据。
:
--
FROM 39.156.11.*
数据肯定是有蒸发的,不然刚上电也不会速度非常慢。
但数据错误我觉得还是别想了,ssd的特性决定了它自带类似zfs的纠错机制。
存的数据要么是读出来就是对的,要么就是读不出来掉盘。
镁光mlc放1年不到能出问题,我认为大概率是早期固态盘固件不成熟之类的问题。
【 在 tsa300 的大作中提到: 】
: 镁光mlc放1年不到,zfs就能扫出数据错误,ntfs加密目录直接就解不开了
: 做全盘扫描不代表没丢数据
:
--
修改:lvsoft FROM 114.222.221.*
FROM 114.222.221.*
ssd自身没纠错机制。
只有zfs的自愈机制和ntfs加密这样的措施能发现错误。没这些机制的情况下,文件系统就是能把错误文件当作好文件读出来,实际上已经破损。
【 在 lvsoft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据肯定是有蒸发的,不然刚上电也不会速度非常慢。
: 但数据错误我觉得还是别想了,ssd的特性决定了它自带类似zfs的纠错机制。
: 存的数据要么是读出来就是对的,要么就是读不出来掉盘。
: ...................
--
FROM 111.20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