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被供电局薅秃了…
艹,你这种人真恶毒,人家只是跟你讲道理,你诅咒人家,这都是啥家教啊。
【 在 Swiming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LZ主动不主动上报跟电业局判断窃电没有任何关系。小偷偷了人然后自首了就不判偷窃了?转换个毛的概念啊。
: 别那么多臆想仇家去偷绕你家电表,如果有这么多臆想你不如臆想一下你今天下班路上被车撞了会咋样。
:
--
FROM 123.181.247.*
所以您的意思是电表的管理方不是 供电局,而是使用者或者物业。
【 在 liangyulun (夸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法律主体的问题,既然你这么举这个例子,证明我和你解释原理你也不接受
: 也举例说的话,和高空抛物一样,找不到人,除了能证明自己无错外,全楼担责,和你实际对错无关。
: 另外你举得一楼电源接的那个例子,因此那个位置是物业管理,所以是罚物业,除非物业能找到谁干的。
: 【 在 DustyKn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111.192.98.*
他们有个《供电营业规则》 ,是这么规定的。
【 在 toluene (岁月长 衣衫薄)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来我的回复也被吞了
: 算了,就是这个5000/4/6这个定价太贵了,不合常理
: 【 在 DustyKn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
FROM 111.192.98.*
你说的就是核心问题呀
任何管理手段都不会以绝对杜绝违规和绝对没有冤枉为目的,也是成本和收益、公平和效率的博弈。
因为偷电收益并不那么大,也比较难,所以偷电发生率并不高,栽赃偷电的发生率就更低几个数量级了。
所以电业局用了铅封、上锁这种廉价方案,所以不可能用每个电箱都装摄像头这种贵价方案,所以会用飞线即窃电的判断标准。
一年也抓不了几个偷电的,像lz这种真被冤枉的更是凤毛麟角,治理的合理代价而已。
谈不上管理水平低,如果真要为此装一堆摄像头,最终成本还不是转嫁到大家身上,到时候更要喷管理水平低了。
【 在 okaym 的大作中提到: 】
: 认同你的处理方案,可以补缴未交的电费,但是不能罚款。
: 虽然偷电的成本可能真不大,但目前电价很低,也没多少人去干,毕竟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电价涨到1度100元,就目前的管理水平你看看会怎么样?估计电力公司会在电表箱旁边安装两个摄像头。
: 另外,也许偷电的成本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低,毕竟电表箱上有锁,电表上有铅封,如果真给你上手段,查出谁动过电表箱可能也不困难,只是现在电价很低这么做的人少,收益也不大,电力公司懒得去认真查。
: ...................
--
FROM 61.140.192.*
我说的管理水平低,不是装摄像头。
你看,都这么久了,巡检为啥没发现?或者这层楼的线损(未计入缴费的算作线损)不正常也不能及时发现,不就是管理水平低嘛。
【 在 flyingjerryc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的就是核心问题呀
: 任何管理手段都不会以绝对杜绝违规和绝对没有冤枉为目的,也是成本和收益、公平和效率的博弈。
: 因为偷电收益并不那么大,也比较难,所以偷电发生率并不高,栽赃偷电的发生率就更低几个数量级了。
: ...................
--
FROM 121.69.200.*
坦白从宽
【 在 DustyKn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1.222.21.*
我每次买电都直接把当前阶梯买完,一年可能看两三次电表,这要是有异常,真不容易发现
--
FROM 223.72.91.*
还是在金额上交涉看看
9月份用到现在,应该也有2000左右了
5000砍一半,2500的话,也不会亏
【 在 DustyKn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2.129.3.*
不多,我家现在就这个数,可能比这还多点
【 在 fly5757 的大作中提到: 】
: 每天12度多了点
:
: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222.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