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副厂的总体技术水平,特别是这么多年下来死不了的众多牌子。虽然原厂有加密电路护城河,利润空间很大,副厂电池价格要维持竞争力,会有抄捷径的地方,比如用料,模具差一点。当然,具体到个体,副厂真的是赌运气,比如副厂fw50,年代跨度很大。早年的破解不全的,兼容性就不如后来的。新机身会不认。
这种小电池,bms没笔记本乃至电车那么讲究,有大差别。
主流手机可更换电池的日子虽然已终结,但我还没忘。副厂和原厂的差距,真是寥寥。相机电池,还是这个量级。直接拉出来看都能拍多少张就行了。
相机厂宣称电池bms更智能,能提供更好的充放性能,可能是。但我认为更多资源是投入到专有协议护城河方面。
哦,可能确实能方便它们随时更换电芯供应商,不改变电池外在的标准化输出表现。
【 在 wudz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以前做过消费类电子产品,呃,就是平板那些玩意儿,每次换锂电芯供应商都要软件重新校对充放电曲线,否则待机时间会崩
:
: 【 在 Dazzy (大懒虫,脱焦省却磨皮) 的大作中提到: 】
: : 单反电池,消耗品,多买几块的事情,不用这么讲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去玩性能/重量极端敏感,比如航天或者登珠峰的活。我认为,原厂所谓优胜,对不起价格。具体而言,我用过的索尼是如此,佳能更是如此。
#发自zSMTH@Redmi Note 7
--
FROM 113.1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