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创]悬疑推理小说---散射(完结)
第三章 课题组(上)
这栋办公楼同时也是实验楼,共7层,每层大概有2~3个课题组,因此整个化学学院包括近20个课题组。先进催化化学课题组在二层,共有两间大实验室,一间学生办公室,一间教工办公室,课题组长单独一间办公室。
先进催化化学课题组的组长叫孙兆丰,当年留学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后被“千人计划”引进回国在A大学任博士生导师。
孙兆丰已得知沈惟心死亡的消息,非常震惊和痛心,因为老同学的委托他对沈惟心的科研十分关心,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现在惟一能做的是配合警察尽快抓到凶手,对自己对老同学多少都是个安慰。
杜鹏宇把两位刑警及来意介绍给孙兆丰就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李老师,刚才那个人听到沈惟心死时的反应有点奇怪。”莫婷小声朝李忠山说道。李忠山向她做了个嘘的手势,转身面向孙兆丰。
孙兆丰给两人各倒了一杯水,说道:“请坐,两位警官需要我做些什么,我一定全力配合。”
李忠山说:“谢谢孙教授,我们了解到,研究生的主要活动地点一般是所在的课题组,而沈惟心是就读研究生之后才来到北京,所以我们认为他在北京的主要社会关系应该也在您的课题组,我们想尽可能的从您这儿了解与他相关的情况。请孙教授先介绍一下课题组的大致情况,然后我们会找课题组其他成员单独谈话。”
“好,没问题,至于课题组的情况,请随我来。”孙兆丰把他们带到楼道里,楼道两边墙壁上贴着一些宣传海报,一个靠墙的架子上还放着一些课题组的代表性学术成果宣传页供参观者随意拿取。
孙兆丰指着一张贴满照片并标注姓名的海报说:“这就是我们课题组目前的全部成员,除我之外,还有两位副教授张媛(女)和张伟轩,两位助教杜鹏宇和孙佳恒,我带的两位博士生吴枫和冯佳宁(女),两位硕士生夏志杰和沈惟心,以及张媛的硕士生张蒙(女)和张伟轩的硕士生彭小慧(女),还有一位是研究生及实验室管理员贾春萍(女),共12人。”
“谢谢孙教授的介绍,咱们还是回办公室吧,还有一些问题想请问孙教授。”李忠山说道,“对了,这张海报我们可以拍照吗?”
“当然可以。”
莫婷拿随身相机给海报拍了照,而李忠山则随手拿了一些架子上的宣传页。三人回到办公室并关好办公室的门。李忠山问道:“您是否了解死者的性格为人和社会关系?您和死者的关系怎么样?”
孙兆丰仰头想了想,说道:“沈惟心的妈妈和我是大学同学,当初孩子考过来时,他妈妈托我严格要求他的学业,所以在科研方面我对他一直很关心。至于生活方面,我很少过问,也是因为他家庭条件很好。这孩子很聪明,只是科研上不够积极,我也多次督促和批评过他,他在我面前一直很虚心,对我也很恭敬。至于其它方面,我跟他交流甚少,我课题组有几位他的研究生同班同学,同龄人之间可能更为了解。对了,我的助教杜鹏宇帮我指导沈惟心,他应该比我更了解,就是刚才引你们来的那个人。”
李忠山和莫婷对视了一眼,然后继续问道:“您知道死者生前得过什么怪病吗?”
“应该没有吧,研究生入学都有体检的。”
李忠山又问:“请您回忆一下,9月1号的早上8点到晚上8点您在做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孙兆丰面露疑惑。李忠山解释道:“并不是怀疑您,我们也是例行公事,关于这个问题,您课题组每位成员我们都会问到。”
孙兆丰神情放松下来,“噢,好的。年龄大了,有些事情也记不太清楚。我一般每天8上班,那天是周一,上午我先去开了个会,然后查看了学生办公室和实验室,其它时间除了在学校食堂吃午饭外应该是一直待在办公室。然后跟往常一样,晚上7点左右,我离开办公室,8点左右到家吃晚饭。”
莫婷在一旁将孙兆丰的回答都用笔记录了下来,同时也进行了录音。之后,孙兆丰又帮忙安排了课题组其他成员的问话。
(未完待续)
--
修改:nicai FROM 223.72.72.*
FROM 223.72.72.*
客气
【 在 nic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手,期待宝贵意见
--
FROM 221.216.116.*
开篇不错。加油!!
【 在 nicai 的大作中提到: 】
: 第三章 课题组(上)
--
FROM 223.223.185.*
【 在 garffey 的大作中提到: 】
: 开篇不错。加油!!
:
--
FROM 117.136.0.*
第三章 课题组(下)
问话仍然由李忠山进行,主要还是上述三个问题,莫婷一一做了完整的笔录。笔录内容如下。
2 张媛(40岁):沈是孙教授的学生,和他接触不多,不太了解,貌似比较寡言少语。9月1号那天上午和学生张蒙讨论科研方面的问题,在学校吃了午饭,其它时间一直待在办公室,6点下班,7点左右到家后就一直待在家里。怪病不知道。
3 张伟轩(39岁,8月20日起到新疆出差,至今未回)
4 杜鹏宇(32岁):协助孙教授指导沈做实验,沈对科研兴趣不高,总是需要督促。表面看他性格比较孤傲,朋友似乎不多。跟他除了科研之外,其它接触少。9月1号那天除了中午去食堂吃饭,基本上一半时间待在办公室,一半时间在实验室。晚上6点去食堂吃饭,然后在办公室待到10点回家(和他人合租的学校职工住宅)。怪病好像没有。
5 孙佳恒(32岁):和沈接触不多,好像性格比较内向。9月1号和吴枫一起在北京香山饭店参加学术会议,会议9点开始,下午5点结束,两人各自回家,我6点到家后一直待在家里。怪病不知道。
6 吴枫(27岁):以前经常和沈以及贾春萍去学校体育馆打羽毛球,沈打得很好,除此外别的接触不多,沈话少。9月1号和孙佳恒参加北京香山饭店的学术会议,会议下午5点结束后,两人分别回家,我6点左右回到学校在食堂吃晚饭,7点左右回宿舍。看不出有什么病。
7 冯佳宁(28岁):和沈接触不多,感觉沈比较孤僻。9月1号那天身体不舒服,请假一直在宿舍休息,吃饭都是叫的外卖。怪病不知道。
8 夏志杰(24岁): 沈是我的师弟,以前在宿舍住时一起打打电脑游戏,后来他搬出去租房住,和沈没有深交。9月1号那天还在老家没回来,因为家里有事所以和导师请假。
9 张蒙(23岁):和沈是同班同学。沈有段时间和我的同学彭小慧走得比较近,后来又疏远了。问过小慧原因,她不说。9月1号那天上午,和老师讨论科研问题,其它时间除了午饭晚饭吃食堂,基本上都在实验室,一直到晚上9点才回宿舍。怪病不知道。
10彭小慧(23岁,今天上午9点外出去往B大学做样品测试,联系后说今天不回学校了,需要另外再约时间 )
11贾春萍(48岁):以前经常和沈一起打羽毛球,这孩子球打得好,打球很卖力,但话不多,问一句说一句。9月1号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办一些报销和实验设备材料方面的工作。午饭在食堂,晚上6点下班回家,6点半到家后一直待在家里。好像没病。
完成课题组的问话,李忠山和莫婷离开了A大学。返回刑警队的路上,李忠山问莫婷有什么看法。
莫婷说:“从笔录来看,这些人都有不在场证明,后续我会一一进行查证。目前看,也就杜鹏宇有一些疑点,他的反应比较怪异。另外,课题组成员普遍反应死者生前性格较为内向,不善或者说不爱交际,只是还不知道这和本案有何关联。至于怪病看看法医验尸结果吧。”
李忠山对莫婷的分析进行了肯定,并说道:“性格内向的人,往往有着复杂的内心世界。”随后,李忠山还嘱咐莫婷一定要抽空约彭小慧见面,因为她可能了解一些内情。
返回刑警队后,得知队里已经通知了沈惟心的父母沈松年和程洁。下午4点左右,沈父母就到了刑警队。一进警队大门,沈母就疯狂地抓着每个人问“我儿子呢?我儿子呢?”而沈父则是满面忧伤和焦虑地看着每一个警员。
李忠山和法医江炜把两人带到了解剖室,看到往昔活蹦乱跳的儿子变成冰冷的尸体,两个中年人彻底崩溃,沈母趴在儿子尸体上嚎啕大哭。半小时后,哭声渐渐变成抽泣。江炜则试着向二人解释需要对尸体进行解剖。
沈母闻听此言,立刻再次变得情绪激动,“不准动我儿子!”江炜正欲再行解释,李忠山拉住江炜,说道:“算了,明天再说吧。”
沈松年和程洁在解剖室整整待了一夜,9月5号早上,两个知识分子终于恢复了些许理性,同意了解剖尸体。随后,李忠山和莫婷在会客室接待了两人。
李忠山先后问了包括死者社会关系,性格,是否与什么人有矛盾,是否有什么怪病等问题。期间,只有沈母偶尔说几句“儿子很优秀,很上进,他没病他很健康,他为什么会死。。。”等等,沈父则一直沉默。
意识到再也问不出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只好终止了谈话。送两人离开刑警队时,李忠山注意到沈松年先走出大门,与身后一直抽泣的程洁没有任何交流。
(未完待续)
--
FROM 117.136.0.*
第四章 方宇洋(上)
9月5号下午3点,解剖结果一出来,李忠山就组织所有人员召开案情分析会。由于刑警队长梁开民因为另一起大案一直在东北出差,因此指派了资格最老的李忠山暂代队长职责。
李忠山向莫婷示意了一下,莫婷将复印的几份课题组问话记录以及宣传海报分发给现场人员,然后打开幻灯片,向大家介绍案情。
“死者名叫沈惟心,生于1994年10月,24岁,生前是A大学化学学院的一名在读研究生,师从先进催化化学课题组的孙兆丰教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死者整个前胸严重腐烂,根据法医验尸结果,胸前创伤所致器官衰竭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另外这张图片显示,死者死亡之前很可能正往卫生间里面爬。现场提取到的指纹都是死者留下的,其它DNA信息正在物证鉴定中心检验,大概下周一才能出结果。死者的电脑中没有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其手机共有10个未接电话,4条未读短信。未接电话来源,2个是其房东周玉琴;2个是死者生前课题组的杜鹏宇,据悉,杜鹏宇协助孙兆丰指导该学生;3个是其导师孙兆丰,还有3个是沈母程洁。短信来源,2个是程洁,都是在问学业进展;1个是周玉琴催交房租,1个是杜鹏宇催其来实验室。目前,凶手行凶方式还未确定,我们曾怀疑死者得了某种怪病,但经过对其家人、课题组成员的访谈,法医向同行的咨询,并调查死者的就医记录,基本排除了这种可能。现场没有发现凶器或疑似凶器的任何痕迹。另外,法医最终判定死亡时间为9月1日的8点到20点。”
莫婷介绍完情况,李忠山向众人说道:“大家有什么看法?”
众人开始切切私语,良久,一个年轻的警员站了起来,这个人叫方宇洋,他和莫婷一样都是见习警员。不同的是,莫婷是正式警校本科毕业生,而方宇洋进入警校前已经在南方某大学取得工学硕士学位,方向是水处理。
由于一直酷爱侦探小说,研究生毕业后实在压抑不住内心冲动,竟然应聘去了刑警队,让同学们大跌眼镜。父母开始极力反对,后来也就随他去了。只是正式进入警队前需要先在警校培训1年,恰好和莫婷一起正式加入刑警队。
必须承认,方宇洋资质明显好于莫婷,在各种案情分析会上展现出一个优秀刑警的必备素质,梁开民和李忠山都很欣赏他。只是方宇洋仗着自己学历高,十分的傲气。梁开民为了培养他,有意对他进行一定的打压,安排李忠山带莫婷实战训练,却只安排方宇洋做一些整理案卷的工作。
在莫婷介绍案情过程中,方宇洋一直在认真倾听和思考,时而面露微笑,时而眉头紧锁。此时,他站起来说道:“凶器不好确定先不谈,法医已确定创伤是致死原因,那么就产生一个问题,凶手给死者造成这样大而且较为规则的创伤必然是抑制了死者的反抗行为,如何抑制反抗行为,是不是事先给死者服用、注射、吸入过某种抑制神经反应类的药物?”
“法医在死者胃部、血液和现场衣物中都没有检测到此类药物残留。“莫婷说道。
“如果不是药物抑制,那么会不会是绳索、胶带等束缚物?”方宇洋继续问道。
李忠山说:“绳索的勒痕一般可以看出来,至于胶带,我们以前做过实验,如果时间不长就撕掉的话,皮肤勒痕确实容易恢复,不易辨认。凶手用胶带控制住死者,将其伤害后致其昏迷,然后取下胶带离开现场,死者醒来后,奋力爬向卫生间后死亡。这是一种可能。”
“如果出租房是第一现场,凶手行凶,死者应该会喊叫,难道就没有目击证人吗?”有位警员问道。
莫婷解释说:“今天上午我和李老师又去现场调查过,没有人听到过喊叫,如果行凶发生在工作时间,楼内的住户多数在上班,没人听到也是正常的。此外,出租房的一层底商也在多日前停业整顿,因此也没有人。我和李老师还做过实验,他在出租房内大声喊叫,我在街上,由于白天街上十分嘈杂,我认真听也只隐约听到叫声,但换作路人,没注意到也正常。”
方宇洋继续说道:“如果出租房是第一现场,凶手大费周章却不留下任何痕迹这很困难,其次凶手究竟将死者绑在何处,因为一般房屋都没有柱子等固定物便于绑人。”
李忠山暗暗赞叹方宇洋的思维推理已超过自己,说道:“方宇洋说的有道理,现场的床都是宽1.8米的木质床,确实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用胶带将死者束缚住。我们确实得着重考虑真正的第一现场。”听到李忠山的赞许,方宇洋微露得意之色。
方宇洋转头望向莫婷,又问道:“凶手是如何进入并离开房间的,这方面有没有发现?”
“目前看,本案大概率发生在白天,凶手从窗户进入的可能性很小,而且窗台区域也没发现可疑踪迹。所以凶手进出房间的唯一渠道应该是房门,房门是常见防盗门,关门自动上锁加手动反锁。我们问过房东周玉琴,她发现死者时房门没有反锁。对了,周玉琴的嫌疑我们也排除了,她当时确实在厦门。”
方宇洋思考了一下,说:“凶手离开时关门就可以上锁,而他进房是必须要有钥匙的,如果说凶手从某个第一现场将当时重伤的死者带到房间里,那么用死者的钥匙就可以打开房门,钥匙就不是问题。”
“视频监控中有没有什么发现?”又有人问道。
莫婷说:“只有街上有监控,楼的正门附近没有监控,街上的监控没发现什么有价值的信息。”
见没人再发言,李忠山说:“根据目前掌握的线索,凶手行凶方式和作案现场都还要进一步调查,我建议先从嫌疑人排查入手。”
莫婷继续补充说道:“在死者生前课题组问话过程中,我们发现杜鹏宇比较可疑,今天经过和孙兆丰的确认,我们发现杜鹏宇所述不在场证明是有问题的,因为9月1日上午,孙兆丰发现死者没来实验室,打电话也没人接,派杜鹏宇去找过他,后来杜给孙兆丰发短信说没找到。因此我们认为杜鹏宇有很大嫌疑。”
“立即传唤杜鹏宇!”李忠山斩钉截铁地说。
(未完待续)
--
修改:nicai FROM 223.104.38.*
FROM 223.104.38.*
第四章 方宇洋(下)
杜鹏宇很快被带到,李忠山安排警员把人带到审讯室,然后从监控录像观察他的状态,杜鹏宇一开始还比较淡定,慢慢变得越来越焦虑,不停回头看审讯室的门。感觉差不多了,李忠山带着莫婷走进审讯室,坐在杜鹏宇的对面。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李忠山目不转睛地盯了杜鹏宇一会,骤然发问。
“警...警官,您真会说笑,是您派人叫我来的,这话好像应该是我问您才对。”杜鹏宇略显紧张却又故作镇定地说道。
李忠山“呵呵”一笑:“也对,那就不兜圈子了,直接开门见山吧,沈惟心的死和你有没有关系?”
“李警官,不知道您从哪得到的消息,消息来源......”
李忠山未等杜鹏宇说完,往前探了一下头,瞪视着他说道:“你就告诉我,有还是没有?”
“没...没有。”杜鹏宇一边摇头一边也有意识地坐得更加笔直。
李忠山向莫婷示意了一下,莫婷打开录音笔,里面放出的是孙兆丰的声音,说的正是派杜鹏宇去找沈惟心,后杜回短信说没找到的事。
听到这个录音,杜鹏宇瘫软了下来,双手捧头,沉默。莫婷朝着李忠山微笑了一下,她知道,人已经攻破了,只是没想到这么容易。
两分钟后,杜鹏宇抬起头缓缓地说道:“我知道这个事藏不住,你们早晚会找上我。我承认上次确实撒谎了。9月1号当天上午,孙教授开完会查看学生办公室和实验室时发现沈惟心不在,确实派我去找过他,我先是打电话发短信都没有回复,然后再去他租住的地方找他......”
“你去找他时是几点?”李忠山插话问道。
杜鹏宇想了想继续说:“大概是9点半左右。我到他家时,先敲门没人应答,刚想大声敲门,突然隐约听到里面传出‘救命’的声音。我很害怕,不知道里边发生了什么,然后我就跑到了楼下。”
“除了‘救命’的声音,你还听到别的声音没有?”李忠山问。
“听到‘救命’后,我很紧张,当时就远离了他家,没听到别的声音。”
“既然当时你在现场,为什么不报警?“李忠山厉声质问道。
杜鹏宇顿了顿,说了一句让人十分意外的话:“因为我恨他。”
李莫二人几乎异口同声问道:“为什么?”
杜鹏宇用舌头舔了舔嘴唇,莫婷见状给他倒了一杯水。然后杜鹏宇就把与范宁馨相识以及范宁馨因祼贷照片被公开自杀的事大致讲了一遍。
莫婷说:“这件事情我知道,可这跟你恨死者有什么关系?”
杜鹏宇说起范宁馨往事,又一次黯然神伤,缓缓地说:“范宁馨的祼贷对象一个是我,另一个ID叫freesoul,就是我们课题组的沈惟心!”再次提到这个人名,杜鹏宇的语气中仍然透着一丝狠劲。
“你凭什么断定freesoul就是沈惟心?”莫婷表情十分惊讶,惊讶到让李忠山都有些奇怪。
杜鹏宇此时理直气壮了起来:“沈惟心的QQ昵称就是freesoul,肯定是他,否则怎么会这么巧?”
莫婷先转身跟李忠山语气平和地解释:“李老师,我刚来时翻看过咱们警队近一年的卷宗,他说的范宁馨案我看到过。”然后转身对杜鹏宇继续说道:“你听着,这个案子已经结案了,公开照片的凶手也已经抓到了,不是沈惟心,而且凶手的ID也不是freesoul,而是freesoul1990。”
杜鹏宇震惊了!原来范宁馨日记里记录的freesoul只是freesoul1990的简写,却让杜鹏宇一直误以为是沈惟心。杜鹏宇突然双手猛捶桌子,连水杯都被震翻在地。莫婷刚想制止,被李忠山拦住了。
等杜鹏宇情绪稳定下来,李忠山问道:“你得到freesoul这个线索,为何没有及时报警?”
杜鹏宇低着头,淡淡地说:“我当时想,就算报案把沈惟心抓起来,也判不了几年,我想自己为宁馨...范宁馨报仇。所以,那天听到里面有人喊救命,虽然搞不清里面的状况,但隐隐感到我报仇的愿望可能要实现了,所以我选择了离开。”
“你到楼下后立即离开了吗?”李忠山追问道。
“没有,我走到较远的地方盯着那个单元的进口看了半小时左右,没发现任何人进出才离开。其实我也犹豫了一会儿要不要报警,然而仇恨战胜了理智。”说到最后,杜鹏宇的语气中夹杂着伤感。
“好的,你先回去吧,暂时不要离开北京,我们可能还会找你。”李忠山说完后,派人将杜鹏宇送了回去。
审完杜鹏宇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杜鹏宇的审讯结果让莫婷很失望,原本以为可以一举破案的,李忠山倒是显得比较淡然,微笑着宽慰莫婷:“走,我带你去吃大餐。”然后两人去了麻辣烫馆。失望的情绪一直延续到吃饭时,莫婷甚至忘记了询问李忠山麻辣烫和大餐二字之间的逻辑关系。
“李老师,您觉得杜鹏宇在说谎吗?”莫婷低头拨弄着菜迟迟不吃饭,突然抬头问道。
李忠山也放下筷子,说道:“看来不先解开你的心结,这饭是吃不上了。根据我的经验,杜鹏宇说的话可信。当然我们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死者的死亡时间应该可以进一步精确到9月1日的上午。而且根据杜鹏宇的描述,他9点半左右到现场,到楼下观望至10点左右离开。所以凶手应该是8点到9点半进入房间,最早是10点后离开。所以我们可以进一步调整我们的调查范围。”
听完李忠山的分析,莫婷的心情确实好了一些:“您说得对,只可惜楼的正门附近没有监控,调查起来还是很难。”
“慢慢来吧,重点调查9点半前有没有携带大件物品去到那栋楼下而10点后离开的人,比如保洁人员,维修人员等。另外,明天是周末,你一会联系一下彭小慧看她明天有没有时间见一面。”
莫婷“嗯”了一声。两人吃完饭后各自回家。
(未完待续)
--
FROM 117.136.0.*
加油,期待成为水木的另一位大牛
【 在 nicai 的大作中提到: 】
: 新手,期待宝贵意见
--
FROM 183.134.6.*
第五章 孙佳恒 (上)
9月8号,周一,上午,物证鉴定中心的DNA检验报告交到了李忠山手里,结果却让他很失望,现场提取的DNA信息除了死者沈惟心的,就是李忠山、莫婷、江炜等人的,没有发现任何其它的可疑DNA信息。看来凶手有很强的反侦察意识,李忠山心想。他感觉到这件案子的棘手程度可能超过了以前经办的所有案子,他迫切希望莫婷能给他带来好消息。
上周六,莫婷约见了彭小慧,她将谈话录音和笔录都交到了李忠山手里,彭小慧讲述了他所知道的关于沈惟心的一切,莫婷在笔录里记录了全部要点。
彭小慧(23岁):和沈是同班同学,我们俩人都比较内向,可能是这个原因,反而互相走得比较近,经常一起吃饭。沈母是化学教授,因此沈的大学和研究生都听从母亲的安排读化学,但沈本人对这个专业非常反感,却又不敢违拗母亲的意愿,所以一直很苦恼,做实验写论文都比较消极。我想进一步发展情侣关系,但他很少约我出去,我越来越无法忍耐他的无趣和消极,矛盾增多,后来就分开了。他喜欢宅,没什么朋友,应该也没什么仇人。9月1号我基本上都待在实验室和办公室。
听完彭小慧的讲述,李忠山不知怎的想到了现场那三碗泡面,愣了一会儿神,经莫婷提醒才回过神来说:“虽然彭小慧了解的死者信息比其他人多,但目前看和本案没有直接关系。”
莫婷附和道:“我和她聊完后,也是这种感觉,她的不在场说明已经证实了。这个案子目前还是没什么头绪。”看着徒弟的愁容,李忠山小心掩饰着自己的失望情绪安慰莫婷:“别急,可疑人员及犯罪现场的排查工作还在进行中,再等等吧。”
9月12日,周五。一周过去了,出入那栋楼可疑人员的排查没有进展,而死者生前课题组人员(除了杜鹏宇)的不在场说明大部分都得到了证实,还有少部分在继续调查中。“真正第一现场”的调查也没有任何收获。最重要的行凶方式仍然无法确定。
中午,李忠山和莫婷在食堂吃饭,莫婷没吃几口就放下了筷子,说道:“目前的问讯记录似乎都在表明死者没有和任何人结怨。死因无法确定,凶手无迹可寻,诡异的犯罪现场。李老师,我...我这几天经常做噩梦,我感到有些恐惧。”说完这句话,莫婷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李忠山没有吱声,双手抱在胸前向椅背上靠了过去。他想安慰莫婷,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让他只是动了一下嘴却说不出话来。良久,李忠山才勉强挤出一句:“下午开会再讨论一下。”
9月12日下午,刑警队再次召开案情分析会,大家就现有材料进行了讨论。找不到凶器,确认不了行凶方式,凶手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所有人仍然一筹莫展。众人解散之后,方宇洋帮着莫婷一起整理材料。
其中一沓材料引起了方宇洋的注意,他问莫婷:“这些是什么?”莫婷看了一眼,正是李忠山从孙兆丰那里随手拿的一些宣传页,因为大部分都是英文,而警队多数人包括李忠山都没有英文基础,少数有些英文基础的对这类晦涩的英文学术材料也是敬而远之。
此时,具有工学硕士学位的方宇洋倒是饶有兴趣的翻看了起来。
突然,其中一页内容让他眼前一亮,这是孙兆丰课题组发表的一篇学术论文的首页摘要,方宇洋大致浏览了一下,虽然有些专业术语不甚明白,可他隐隐觉得从中可以得到与本案相关的重要线索。方宇洋的内心开始亢奋起来,他快速将这张纸叠好装进兜里。身后惊诧的莫婷刚刚喊出“这些材料不能带走!”,方宇洋已经冲出了会议室。
9月15日,周一,上午9点。莫婷在李忠山的办公室讨论案情,然而并没有什么可讨论的,一个托着腮帮,食指有节奏的敲着桌子,另一个站在窗口抽着烟。
忽然,一个人闯进了李忠山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一叠纸,胡子拉碴,眼圈发黑,然而精神却很抖擞,正是方宇洋。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快...快...传唤孙佳恒。”李忠山和莫婷同时转头,惊讶地看着他。
李忠山说问道:“为什么?孙佳恒有不在场证明,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他与本案有关。”
“我能证明他与本案有关。”
“如何证明?”
“就用这个证明。”方宇洋晃了晃手中那叠纸。
李忠山看了看那叠纸,全是英文,他皱了皱眉:“我不明白。”
“在审讯孙佳恒的过程,我同时向您解释。李老师,您相信我!”方宇洋的眼神中充满着自信与期待。
一旁的莫婷开口说道:“李老师,其实孙佳恒的不在场证明并非无懈可击,他和吴枫的说法是一起参加了香山举行的学术会议,但我后来了解到,他们俩整个上午并没有在同一会场,下午才到了同一会场。”莫婷对方宇洋一直有好感,此时也乐得帮他说话。
李忠山向莫婷点了点头,手扶着下巴来回踱步,突然停步说道:“好,传唤孙佳恒。”
(未完待续)
--
FROM 117.136.0.*
谢谢鼓励~
【 在 Nor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加油,期待成为水木的另一位大牛
--
FROM 117.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