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税前150,税后有多少
120不到
--
FROM 159.226.25.*
没那么多吧,以前有人算过100个拿到手是69.X
【 在 dahai2999 的大作中提到: 】
: 120不到
发自「快看水母 于 SM-G9810」
--
FROM 39.144.168.*
100里一般有1/3 是独立计税的奖金,奖金多少影响最后到手数量,如果都是工资确实会扣税比较多
【 在 O8333 的大作中提到: 】
: 没那么多吧,以前有人算过100个拿到手是69.X
: 发自「快看水母 于 SM-G9810」
--
FROM 223.70.231.*
对,稍微规划一下年终奖,差不多交31万的税。公积金到手基本填补五险
【 在 springni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约120万左右吧

--
FROM 114.254.9.*
是的,这很好计算,不知道为啥一堆人仍然有争议
【 在 fxchina (记忆,是比生存更艰难的事啊)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稍微规划一下年终奖,差不多交31万的税。公积金到手基本填补五险
:
: 【 在 springni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大约120万左右吧
--
FROM 114.241.82.*
奖金、授予股票分别单独计税,实际到不了这么多税。基本要到300万以上的部分,就是最坑税率了。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概111吧,差点到十的扣费,无贷一娃加父母算12的免税,45%税率速减18后是39多点的个税,再补回来十的公积金,现在医保不补并且提不了现就不算进来了。。这到手111的人认为对方入50出300的债会导致自己压力过大,不知道是不是他还有啥大额支出的预算于是期望女方强助力,比如要是想再买个大房子啥的。。另外要说这个数字可真是不咋吉利,还是单着吧。。
:
--
FROM 220.181.3.*
年终奖这个东西又不是自己说了算的,既然假设了社保封顶就意味着公司并不会让员工随便设置,硬算只能不考虑税务规划去实打实按年总计,不然有的是规划选择,无论以经营者提资还是解约式避税都可以直接达到改税率的目的,尤其后者,无论劳动法还是税法都没有禁止解约后员工不得继续入职,尤其社保系统更是允许减员后即刻恢复增员,顶天是现在堵上了随意改缴费基数的洞,其他的啥都不管。
【 在 fxchi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稍微规划一下年终奖,差不多交31万的税。公积金到手基本填补五险
: [upload=1][/upload]
--
FROM 120.245.122.*
所以只是理论上字面硬算嘛,事实上极少有人真的是年薪150万于是就月薪12.5万,较低概率下小外企存在这种可能性,至于国内的企业普遍没有这么缺心眼的,多数是一方面会规划避税,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提现难度,前者是不愿意便宜了国家,后者是不愿意便宜了员工。。
【 在 flyingfairy 的大作中提到: 】
: 奖金、授予股票分别单独计税,实际到不了这么多税。基本要到300万以上的部分,就是最坑税率了。
: 热缫窍朐俾蚋龃蠓孔由兜摹!A硗庖嫡飧鍪挚烧媸遣徽故堑プ虐伞!
--
FROM 120.245.122.*
我个人遇到的情况,在总包基本确定的情况下,大部分时候都可以和公司一起讨论薪酬结构,降低固定薪酬比例,提高绩效,这个公司很愿意的
另外,发年终奖的时候稍微规划一下,按最合理税率放入年终奖科目,剩余部分加入当月工资,这个是财务的基操吧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终奖这个东西又不是自己说了算的,既然假设了社保封顶就意味着公司并不会让员工随便设置,硬算只能不考虑税务规划去实打实按年总计,不然有的是规划选择,无论以经营者提资还是解约式避税都可以直接达到改税率的目的,尤其后者,无论劳动法还是税法都没有禁止解约后员工不得继续入职,尤其社保系统更是允许减员后即刻恢复增员,顶天是现在堵上了随意改缴费基数的洞,其他的啥都不管。
:
:
--
修改:fxchina FROM 106.37.98.*
FROM 106.3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