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度上说,在家庭外部的付出不能代替对家庭内部的付出。就是说有钱或者忙碌,是对社会的贡献,不是推卸家庭责任的理由。以前有句话,献了青春献子孙,可见为事业付出与为家庭付出是矛盾关系,不是等于关系。就算拿钱回家,但钱本身并不能自动变成家庭利益,还需要人花心思花时间才能变成衣食住行。而且对很多家庭而言,增加钱并不增加幸福,反而可能增加挑战,缺失的家庭角色却是系统的致命伤。从情感上来说,家庭分工原则应该是给对方最大的自由,这与前面并不矛盾,因为情感是相互的,都为对方着想的家庭,各方都会根据家庭真实需求主动付出,从而保持平衡。
总结一下,无论一个人在社会上如何,回到家都应该一笔勾销,重新计算时间和精力的付出。英国首相也要买菜,德国总理也要做饭。双方协商好都不做交给保姆另说,但夫妻之间不存在谁赚钱多或工作忙,就获得支配另一方的权力。而是应该相反,对家庭投入精力多的应该可以要求少的一方增加投入或以其他方式补偿。
【 在 ifhnp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说到底好多家庭内部矛盾就是觉得权利义务不公平,请问如何大家才觉得公平?
: 1 双方收入接近,工作强度也接近,那么基本上平分家务(包括带娃等各项需要付出时间精力的家庭相关活动)是没问题的吧?这是个最基本设置。现实中有多种可能性。
:
: 2 一方收入高强度大,另一方收入低不忙。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你要唠这个我可不困了啊」
--
FROM 115.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