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讲点笼统的。
在面临困境时,很多人都会希望能得到一条或几条建议,自己遵从了这些建议后就能解决问题。
不仅处于困境中的人,旁观的人群中,也有很多人认为上述建议是存在的,当事人如果能遵从建议,就能解决问题。
但事实一再证明,存在这样的建议的可能性很小。因为面临困境时,一个人会怎么做更多地取决于其心理特征,而不是做法本身的有效性。(大家可以理解为“性格决定命运”)
心理特征限制着一个人可能采取的行动的种类范围。
一般说来,一个人只有在尝试了自己可能采取的各种措施都无法解决问题之后,才会向其他人求助。超出了上述范围的建议,当事人一般不会采纳。结果就是,范围之外的建议才可能有效(虽然可能性仍然不大),却不会被采纳;范围之内的建议会被采纳,却无效。
所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成长改变心理特征,来扩大可能采取的行动种类的范围,才更有可能让一个人走出困境。
--------------------------------------
再讲点具体的。
对于维护好的婚姻关系而言,弄清楚双方的需求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需求是很重要
的。这些需求不是凭空而来的,本质上是由双方的心理特征决定的。
下面,我从心理咨询师的视角鲁莽地、猜测性地分析一下帖主的情况。
帖主本人的情况。她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爱,这是很好的觉察。不过,仅有这些还是不太够的。每个人都需要爱,但每个人对什么是爱的理解都是非常不同的,所想要的爱也就各不相同。夫妻一方指责另一方不爱自己的情况很常见,各自对爱的理解不同往往是产生这类指责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帖主能够看清楚自己想要的爱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她就有机会弄明白自己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爱(答案会在童年经历中找到)。达到这种程度之后,一方面,她就会逐渐放弃对其中一些非理性部分的执着,对老公变得更宽容一些。另一方面,如果她能把自己的这个部分跟老公交流,老公就能更好地知道,她为什么会以那样令他难以忍受的方式索取爱,对她的各种行为的接受度就会提高。
再来看帖主的老公和父亲。首先我认为,帖主的老公还是爱她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样的爱对她有益。然后我认为,帖主的老公的基本人生目标可能是“追求成功”,所以他很专注于事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帖主父亲的基本人生目标很可能也是“追求成功”,但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所以老爷子很赞赏这位女婿,女婿的成功在心理层面上替代性地实现了他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他反对女儿离婚。
我同样认为,帖主也是爱她老公的,只是这份爱是与强烈的不满交织在一起的。而且,她对老公的爱与她对父亲的爱可能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父亲和老公都因为专注于追求成功而忽略了对妻子、对孩子的爱和关注,她则希望父亲和老公能够把目光更多地转移到她自己身上。
另外,她老公不肯离婚,必然也是因为他能够从帖主那里得到心理上的获益,比如强烈的爱的关注。
--
FROM 101.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