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洛伊德开始人们清晰地认识到,人类所创作的优秀作品来源于作者、乃至某一群体的深层潜意识内容。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宗教故事、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等等,无不如此。科幻作品自然也不例外。
——————
《瓦力》(机器人瓦力),资本主义社会(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的消费观对人类爱的能力的破坏。
无论地球还是太空,都象征人的内心世界。地球,象征人的心理中脚踏实地、直面现实的部分;太空,象征幻想、逃避的部分。影片中,地球环境的最大问题是干旱——沙尘暴肆虐。干旱意味着极度缺水。水,在这里是爱的象征(是广义的爱,不仅仅是爱情)。
地球上的垃圾,可以指情绪垃圾。
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通过消费满足各种欲望,以为以此可以解决人生的那些根本问题,最后发现这些举动都是在逃避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只能脚踏实地地、现实地去培养爱(影片中以录像中的交谊舞来象征)。
—————
《星际穿越》。主题跟《瓦力》是一样的——沙尘暴、荒芜的地球,但心理探索的深度远不及后者。它既没有给出内心荒芜的原因,也没有指出解决问题的方向。电影的结局只是暂时逃避了问题——人类移民到了太空站。
--
FROM 223.7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