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思维而言
第一次大跃进
我想可能来自于从“静态思维”,变成“动态思维”
静态思维的人,最喜欢干的事情是,刻舟求剑
比如相处过程中,A冒犯到了B一次,B就深深记在心里,后面吵架的时候,B就要把这个事情拿出来说道说道。诸如此类的,其背后的本质就是,静态思维主导了一个人的认知。所以,对人的评价也容易刻板化、标签化
但是古人却不如此,古人主张,过则勿惮改。错了,能改,还是个好孩子。以及主张,盖棺定论,等彻底over,再给一个总体的评价,是好还是坏
我们可能在一个数理化的世界里生活太久了,以至于,思维模式控制不住要往静态方向演绎,年龄越大,越是意(喜欢臆测)、必(必然性)、固(固执)、我(自我),忘了以灵活、轻盈的姿态看待世界、社会、与具体的个体
所以静态思维的人之间是很容易进行“争讼”的。萝卜看不上丝瓜,丝瓜看不上茄子。
而动态思维,却能拓宽我们对社会认知的理解范畴,以更加轻松的姿态看待灵活的个体。萝卜青菜自然是各有所长。最重要的是了解清楚自己的内心的核心诉求,然后坚定地朝着这个核心诉求去双向奔赴,学会延迟满足,遇见属于我们的稳稳的幸福。
--
FROM 114.24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