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社会上的人 
 决定大家的差异的地方 
 不在于眼睛鼻子嘴巴 
 而在于认知的差异实在是太大了 
 且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就好比说孔子思想里倡导的仁义 
 孟子思想中倡导的四心,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等 
 其核心是通过人类社会的“自觉的模仿”之规律 
 通过修行自己 
 带动家庭成员 
 来构建自己的领导力 
 从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并不是以仁义作为工具 
 行酷吏的“私刑审判” 
 从而实现驱逐自己不喜欢的人之私欲 
 实现证明自己是绝对正确的快感 
 这和捕蛇者说里的“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的酷吏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明明非常深爱的两个人 
 下班回家见面都会抱着先亲一会的夫妻 
 最后会留下那么深的鸿沟无法跨越 
 在我看来也同样是这个原因 
 大家对世界的认知从根上有区别且矛盾不可调和   
 Ex对欲望、爱情、婚姻、家庭的认知 
 我对欲望、爱情、婚姻、家庭的认知 
 是完全不同的 
 即便再争吵一个世纪 
 恐怕也不会有结果 
 因为大家并没有事先就一些基本的概念达成共识   
 有时候男人在谈论的是“无论男人在外面干了啥,女人都是我的女人” 
 而女人在谈论的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有权拒绝齐人之福,士可杀不可辱”以及“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有权拒绝被奴役,且在二人彻底分开以后重新选择新的对象陪伴自己” 
 男人有男人的择偶方式 
 女人有女人的判定方式 
 男人和女人的悲欢,不相通   
 而现实社会,我所观察到的 
 道德这个东西,只是充当了一个工具、尺子的作用 
 拿着道德到处审判路人甲乙丙丁 
 然后行“口诛笔伐”之能 
 实际中饱私囊,不过是为了实现一点点欺负人带来的快感而已 
 等到那人被关进小黑屋 
 就能大声地笑起来,仿佛全世界就他最正确最英明 
 这种精神空虚的奶头乐何时才能是个尽头?   
 无论儒家还是道家、释家的思想,都只是充当法家酷吏手中用来行凶作恶的工具而已 
 仁,是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是推己及人 
 不是由着汝以个人喜好作为判定依据,以仁为审判工具,进行私人审判                 
 -- 
 发自xsmth (iOS版) 
 --
※ 修改:·springnier 于 Jul 29 05:28:26 2025 修改本文·[FROM: 114.254.0.*]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14.254.0.*]
修改:springnier FROM 114.254.0.*
FROM 11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