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都是被听着感受到的,或者误感受到的。
听者情绪在前而已。
是否应该,和“私事”并不冲突。你应该不浪费粮食,或者你觉得你有浪费粮食的自由和意愿
小姑娘白一眼,受损失的是谁?路人浪费时间了,是么?小姑娘收获了什么呢?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主要是“应该”的这种表述方式本身带了明显的说教指征,只是说话的人往往感觉不到。
: 生孩子这事总归是私事,人一定是先作为个体生活,而后才是社会责任。那么人是人的时候,结婚生子这种无外乎愿意不愿意、适合不适合、需要不需要,三者只要占其一,人就会婚就会生。如果把三者三者占其一的这种状态理解为应该,就成了应该的表述。但一定存在不愿意、不适合、不需要的人,你跟人家说应该,那指定人会白一眼要你管。抽烟的小姑娘同理,白一眼是轻的。
:
--
FROM 58.3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