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鼎记》
这是金庸最后一部长篇,也是与历史人物结合最多的一篇,几乎将半个康熙朝的大事都卷了进去。所涉及的不仅有清廷、天地会、台湾、三藩、西藏、蒙古,甚至还有海外的俄罗斯。
全书的引子是《明史》一案,吴之荣告发、鳌拜下令严查、江南无数读书人惨遭牵连,乃是清初最著名的文字狱。而通过顾炎武、黄宗羲等几位大儒的口述,引出了两个人,一个是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另一个是大力将军吴六奇。
历史上的吴六奇除了救人报恩一事之外,并不算多么正义的人物,主要原因是他身为明朝总兵却率部降清,并在清朝身居要职。
而故事中的吴六奇是个慷慨豪迈的奇男子,暗地里反清复明,结交仁人志士,还做了天地会红旗香主,只可惜最后身遭暗害。
鳌拜身为辅政大臣,在索尼死后大权独揽,又擅杀苏克萨哈、在朝中跋扈嚣张甚至连皇上都不放在眼里,最后终于被长大成人的康熙帝亲率一群习武的少年人擒获,这是百分之百的史实。
但里面加了个韦小宝,戏剧化与惊险程度大增。书中有三个整日吃闲饭、拍马屁,贪钱财的官员:明珠、索额图、康亲王,之所以塑造成这样,那完全是为了趣味性以及衬托韦小宝了。
历史上的纳兰明珠是康熙朝中重臣,可不是那个唯唯诺诺、为人圆滑之极的马屁精。
力排众议撤三藩、支持施琅的攻台计划都是他的功绩,索额图则是扳倒鳌拜的功臣,平定三藩时也出了不少力气,而最大的功劳则是签订《尼布楚条约》,确立东北中俄疆界。
这些功劳也归了韦小宝,他自己成了远远躲开战场的胆小鬼。康亲王杰书更是一代名将,在三藩叛乱时临危受命,平定了耿精忠,而后进军福建,收复厦门、金门等地,把郑经赶回了台湾。
这回总算没让韦小宝抢走,可他在书中也变成了个整日饮酒作乐的寻常王爷。
【 在 h2929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者 / 苏莉安
: 众所周知,金庸小说里时常有历史人物跑进来客串,光是皇帝就有成吉思汗、忽必烈、康熙、乾隆等一大堆;
: 主角也时常参与历史重大事件,比如蒙古统一、南下征宋,李自成进京,康熙平三藩等等。
: ...................
--
FROM 163.11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