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类似的彭宇案,我觉得缺失一种威慑
对,说谎诬告的人一点责任都没有,这不合适
【 在 zjubbb 的大作中提到: 】
:
: 南京彭宇案,让社会刷新认知,原本想做好事的不敢做,原本想做坏事的学到套路。
: 我觉得如果法院能对碰瓷有个惩戒威慑的判罚,那会威慑住很多想做坏事的老人。
: 比如可按敲诈罪来定论,让这些确实道德拉低社会风气的人接受处罚。老人不处罚,就金钱处罚,让他家为此背上责任!
#发自zSMTH@YAL-AL00
--
FROM 115.205.74.*
不止是这件事,类似案件就算最终证明是诬告,也不追究责任。
【 在 abb @ [Family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地青都太牛了
:
: 这是民事官司
:
#发自zSMTH@Honor 10
--
FROM 36.18.165.*
有很多类似的新闻了,好心人帮忙,被反咬。看了监控澄清后都以被陷害人原谅告终。
民警的协调方向就是这个,我觉得有问题
【 在 abb @ [Family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 现代法律的调查和裁判权在司法部门
:
: 不能以胜诉或败诉,法院是否支持作为“诬告”的定罪依据
:
#发自zSMTH@Honor 10
--
FROM 36.18.165.*
我说的不是这个案子,而是这类。
【 在 abb @ [Family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 看了一下一审判决原文。
:
: 警方开始调查调解中,双方都不否认相撞,老太认为是彭宇撞了自己,彭宇认为是老太撞了自己。彭宇后来称自己是“见义勇为” ,前后的叙述不一致,法官认为老太的叙述更可信。
:
#发自zSMTH@Honor 10
--
FROM 36.18.165.*
有A扶,被扶的B一口咬定是对方撞的。
那么真相有两种可能:
1,确实是A撞的,那结果是A受罚,赔钱
2,不是A撞的,那结果是谁都没事
这个规则成型后,B的理性经济选择就是一口咬定是A撞的,不论真相如何。
【 在 abb @ [Family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 这个案子本身都不符合“好心人帮忙被反咬”了。你定义的“这类”是啥?
: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 : 我说的不是这个案子,而是这类。
: :
#发自zSMTH@Honor 10
--
FROM 36.18.165.*
我认为B应该说实话,有证据证明是故意说谎的,应该有相应惩罚。现在的问题就是对故意说谎没惩罚。
因为B说谎的时候,A确实有被诬陷的可能。
【 在 abb @ [Family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你说咋办?B的理性经济选择就是自认倒霉才对?
:
: 核心B是不是被撞的。
:
#发自zSMTH@Honor 10
--
FROM 36.18.165.*
故意说谎为什么不应该被惩罚?明显的恶意伤害他人的行为
【 在 abb @ [Family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说谎还是没说谎,这个也是由法院来判定的。
:
: 如果法院认定说谎,B就会败诉,据此再加上“诬陷”的惩罚以后大家不用打民事官司了;
:
#发自zSMTH@Honor 10
--
FROM 36.18.165.*
当然是法院判定故意说谎。
你前面还在说我乱讲话你记得吗?怎么现在来担心法院判错了?
惩罚说谎的主要原因就是可能导致法院判错好不好。
【 在 abb @ [Family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 问题是谁判定“故意说谎”?
: 法院有错判的可能,法院认定的事实又不等于事实。尤其是民事案件,又不用经过公检法三方,本身严密性就不高。
: 真的故意说谎的人可能名利双收,被错判为“故意说谎”的原告反而要在败诉的基础上还要追加惩罚。
: 【 在 yingzh 的大作中提到: 】
#发自zSMTH@YAL-AL00
--
FROM 125.119.170.*
你看不懂啊,那给你顶一下,你这里就不考虑法院搞错了?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 地青都太牛了
:
: 这是民事官司
:
#发自zSMTH@YAL-AL00
--
FROM 125.11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