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明白学生背古文的意义
你说得对,说明你是唉爱思考的人
【 在 mmcdxx 的大作中提到: 】
:语言只是表达信息的一种手段,感觉中国的学生挺惨的,背那么多古文。今天网上看到了一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23.104.41.*
有些古文听起来比现代人优雅,唯美多了,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悲唐明镜朝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请问这些古文的优美,现代文能比得上?既然比不上,那古文为什么没有必要学?
--
FROM 218.75.145.*
这些里头,哪些有孔子他哥叫啥吗?有马致远是什么官的信息吗?
【 在 xxbbiinn77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些古文听起来比现代人优雅,唯美多了,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82.136.10.*
这些跟古文关系不大吧?
是需要孔子大哥的名字来辅助理解儒家思想?
马致远的为官经历倒是没准对于理解他的作品有帮助。
【 在 mmcdxx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里头,哪些有孔子他哥叫啥吗?有马致远是什么官的信息吗?
【 在 xxbbiinn77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些古文听起来比现代人优雅,唯美多了,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211.143.51.*
又不是让年轻人专门只学这个,一个年轻人,如果除了谋生手段之外再没精力学其他的,说明天资极差,怎么都是在社会上垫底的。天生的失败者就没必要提了。
【 在 CCERCCUS 的大作中提到: 】
: 年轻人学这个的话,也许连混口饭都吃不上了,当然去吃那些庞氏骗局的饭另当别论,比如成功学。
--
FROM 223.72.58.*
哈哈哈哈哈哈哈
【 在 boph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恢复甲骨文吧,现在能看懂甲骨文的大学生太少了
:
:
: ...................
--
FROM 182.118.236.*
小时候学古文,背古诗,理解不了文字的意思,学的很痛苦,长大后才发现我们的古文、古诗多么优美,只恨当时农村老师水平实在有限,现在再学脑子已经不好使了。看孩子现在学古诗文,有时真的挺羡慕的。
【 在 mmcdxx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言只是表达信息的一种手段,感觉中国的学生挺惨的,背那么多古文。今天网上看到了一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对于我这四十多岁的人来说,还有很多知识点,谢安是不是太傅,他侄子是不是叫胡儿,他哥是不是叫无奕,王家媳妇儿这些关系信息有毛用?这些就是所谓引经据典了吗?
: 这篇文章有价值的就是那三句诗,体现一下文字之美
: ...................
--
FROM 103.216.43.*
胡扯淡
文化认同
古文就是重要载体
【 在 longlong4036 的大作中提到: 】
: 古文,古诗,没啥实用价值,已经是像书法一样成为少数人把玩的东西了,应该改成选修课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25.33.204.*
俺也一样!
哦,俺们不一样!
【 在 mmcdxx 的大作中提到: 】
: 语言只是表达信息的一种手段,感觉中国的学生挺惨的,背那么多古文。今天网上看到了一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 ...
--
FROM 182.245.122.*
台绿当局改课纲
重要内容就是砍古文古诗
【 在 District9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华传统文化正处于灭绝的进程中,很多人不自知,甚至还摇旗呐喊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125.3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