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初中的时候,没听说过各种学科竞赛。读高中的时候虽然听说过,但不知道什么途径,老师也不知道也不组织。什么消息都没有。虽然我物理一直都是全校第一,但有一次市里组织什么物理竞赛,学校却派了另一个不知名的学生去了,我根本就不知道有竞赛这事。事后才听说。
【 在 liuruo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有人竟然会忽略受教育机会的巨大差异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Jan 19 17:44:54 2024), 站内
:
: 从某些人眼红70后想到的
:
: 我是扩招前最后一届,我有个初中同学在我看来是数学很强的,就因为偏科,没有机会上重点高中,后来只能当工人。我上初中的时候我搞数学竞赛搞不过他,高中的时候我的奥数是全校最好的,当时得奖的政策是高考加分。但毕竟小地方没有系统的训练,也没有题刷,没有拿到保送机会
:
:
: 我家邻居90后成绩平平,读个三本,学的计算机,毕业两年就在成都拿一万多的工资。毫无疑问他的成绩在扩招前是不可能考上大学的。
:
: 什么叫时代的红利,我觉得我邻居是真的享受到了时代红利。我那个同学就很可惜,当然他不是个例,只是我认为最可惜,毕竟那个时代的升学率就那么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很形象。他们去沿海打过工,他们做过小生意,但大部分最终还是只能做一个低薪的工作,艰难的度日。
:
: 再补充几句,有人提到他们可以早买房,所以他们成功了。我就觉得好笑,现在老家也就是几千的房价,甚至比好几年前还低了不少。换个角度考虑,有可能中国有80%的比例是成功人士么?为啥要幻想工人农民是成功人士?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71.221.254.*]
:
--
FROM 11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