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Re: 我现在知道,为什么有的孩子在学校发生霸凌,受打压,最后
嗯嗯,你说的对,谢谢你
【 在 ayao1004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看了你在儿教版的始末贴,我觉得这事儿里的老师虽然有点敏感,但根儿上赖不到老师,是孩子跟你说了之后,你第一反应不是先给孩子心理疏导好,而是直接去找老师多插一脚,把事情搞复杂了。孩子以后不愿意和你说了。
: 首先,课堂表现的愿望,谁都有,老师哪能都照顾到。因为老师没叫到,就不喜欢音乐课了,这个想法一定要引导孩子改变,应该借此和孩子说,学音乐是为自己学的,练琴是为自己练的,学习的动力是内驱,是因为觉得音乐有意义有价值,而有机会上前面表演只是额外的bonus,因为没有表演展示这种外在驱动力了,就对音乐课本身产生消极情绪,以后你学其他学科要是遇到不喜欢的老师你怎么办呢,还能不好好学了,那不是坑了自己么
: 第二,这件事你最好就到此为止了。以后再找老师帮忙,先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孩子说明白找了老师可能的几种结果,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而不是直接出手
: ...................
--
FROM 101.6.198.*
是,这个老师吧,人其实很负责任,但是跟家长沟通,总觉得有点强势和防御心过强。以前一直哄着,愈演愈烈,家长也是有自尊的。
【 在 kathyy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也挺好,一味退让也不合适,给老师show了底线,老师也收敛了。家校之间就是一种博弈,家长比较敏感又足够强硬的话,老师也得掂量掂量~
: 接下来的重点是怎么做好孩子的心理调适,成绩是次要的~
:
--
FROM 101.6.198.*
你好棒,非常理性,有建设性的建议,谢谢!这件事上升不到霸凌和跳楼,我是由此联想为什么孩子受委屈为什么不会和家长说,从这一点小事儿就能看出来,对于孩子来说,不说,就是举手不被叫的问题,说了,老师就一次次给他施压,到最后孩子觉得自己举手是错的,再也不想上台表演,所以回来说还不如不说。
【 在 popo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沟通是门艺术,话说重了老师会觉得你是在质疑她的业务能力,话说轻了又起不到什么效果。
: 举手答题说到底属于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吧,家长参与显得有些多余,您认为的正常人的反应还是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可能老师就认为家长在质疑她的“公平”性,随即做好了时刻“战斗”的准备。说到底吃亏的还是咱家孩子。
: 孩子的生活是多面的,彼此相互影响。咱们鼓励孩子在其它环境下多勇敢表达,一样能够培养出优秀自信的少年。等他长大一些,慢慢敢跟老师交流自己想法了,让他自己去表达。由于身份的不同,学生作为未成年人表达得哪里不合适了,老师也不会真生气。
: ...................
--
FROM 101.6.198.*
谢谢你!
【 在 seamm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问题好像还蛮普遍的,我家娃喜欢跟我讲学校的事情,但明确说不让我去跟老师沟通。
: 好好开导一下孩子,老师不叫他不是他的问题,老师没办法照顾到所有孩子,也有老师的考虑。
: 尽量让孩子放轻松,希望阴霾很快就能过去。
: ...................
--
FROM 101.6.198.*
谢谢你!
【 在 popo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沟通是门艺术,话说重了老师会觉得你是在质疑她的业务能力,话说轻了又起不到什么效果。
: 举手答题说到底属于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吧,家长参与显得有些多余,您认为的正常人的反应还是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可能老师就认为家长在质疑她的“公平”性,随即做好了时刻“战斗”的准备。说到底吃亏的还是咱家孩子。
: 孩子的生活是多面的,彼此相互影响。咱们鼓励孩子在其它环境下多勇敢表达,一样能够培养出优秀自信的少年。等他长大一些,慢慢敢跟老师交流自己想法了,让他自己去表达。由于身份的不同,学生作为未成年人表达得哪里不合适了,老师也不会真生气。
: ...................
--
FROM 101.6.198.*
后来呢?
【 在 connie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别能理解您的心情
: 确切地说是理解你孩子的心情
: 我有过类似你孩子的经历
: ...................
--
FROM 101.6.198.*
在网上发帖闹?您觉得什么样的帖子适合发水木呢?如果想闹,我就发到我公号了,那样不是传播的更快?我还能转发给老师呢
【 在 kiwiqiqi 的大作中提到: 】
: 孩子都知道息事宁人,你又在这闹啥啊
: 一开始在老师那闹半天,最终是孩子承担了所有,现在又发帖上网闹,真没有必要,生活中不如意十之八九,孩子都比你成熟些
:
--
FROM 101.6.198.*
所以,小学的老师,影响的是孩子性格启蒙的时候
【 在 trdlsj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到这个帖子,想起了我刚上小学的时候,其实学前班和一年级的记忆不是特别真切了,是家里人跟我说的,我刚开始上小学的时候,课堂非常积极,只要老师提问就举手回答,但是经常答错。老师就批评了我,还跟亲戚说,让我不要课堂上乱举手,知道答案的举手,不知道的不要举手。结果后来我得性格就越来越内向,上学和工作后都是不喜欢发言的性格。
--
FROM 101.6.198.*
不,没有天天在家里说,现在没办法在孩子面前提这个老师,一提他就躲。甚至有时候连学校两个字都不让提。我想着如果过几天,孩子对学校和这个老师的抵触情绪没有缓解,我就去找校长谈谈。
【 在 kiwiqiqi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的意思是你想开一些,孩子最后都想开了,何必呢是吧
: 要么你就足够强,让老师承认,满足孩子
: 要么就别添乱,天天在家里外面说这些,让孩子更烦了
--
FROM 101.6.198.*
有人贴了原话,在第7页好像是
【 在 kingarthur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说你是怎么跟老师沟通的,看看是不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失败的案例,值得家长们学习一下
--
FROM 101.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