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其实用双盲检测中药有效性即可
仿制药也要生物等效性一期二期,不需要三期。
【 在 lsnirvana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要做了三期临床即可,再有问题就不是中药问题了而是数据问题,可能稍微有点区别的是,国内西药很多是仿制药,有国外药品的对比。
--
FROM 219.237.202.*
临床报告有不良反应,很难确认就是该药品导致,大复方复杂成分做这些确实更困难。但以你这可能性的逻辑,也可能副作用不明显,被掩盖。事实上大剂量毒理动物实验都是必须做的,基本证明安全,短期无显著差异。长期,主要还是看四期长期积累。所以,很多经方久品,根本不做,也没人觉得有问题。
【 在 NUAASEU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据有问题是一方面,
: 另外就是副作用不明,也不敢写未发现副作用,我怀疑可能数据下这种药物有效,但是副作用比有相同功效的单一成分西药大很多,导致这种复方药毫无应用价值
--
FROM 219.237.202.*
这不是爬行主义么。而且,FDA三期试验标准本来就目的不纯,高门槛下,众多看成毒药的例子前几年举过例子。高门槛阻碍创新,药企资本是盈利为目的,最佳策略自然是治不好也死不了终身服药……为啥跟随就好?想不明白……
【 在 NUAASE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为了保护中药的制度设计问题
: fda一个药针对一个疾病做三期试验,我看过统计,平均要8000万美元左右,中药是做不起的
: 我们作为以后后发国家,其实在医药上做跟随较好,做好仿制药,老实按国外的诊疗指南治病,开仿制药就好
: ...................
--
FROM 219.237.202.*
凭借什么找物质,物质结构那么多样。没有验方,怎么可能去筛选青蒿素这个物质来实验?米蒂的投入是几百倍,人家承认再加多少倍经费也不会去筛选青蒿素这种即便结构如此简单的物质。米蒂筛选也是金鸡纳霜灵感,穷尽筛选类似结构的物质来对抗疟原虫抗药性。这么,问题来了,验方哪儿来的?怎么得到验方才是中医宝库最本质的东西。
【 在 pig20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拿中成药做
: 但我觉得,中成药的成功几率不大。
: 像屠呦呦那种发掘有效化合物才行,植物中应该有不少抗病毒或细菌成分对抗环境的。而且,中医药在制服瘟疫等方面确实显著。
--
FROM 219.237.202.*
所谓同样标准,根本没有天然合理的必然。欧盟,日本标准也不一样,对天然植物提取,汉方药等也有专门标准。不分对象,不分具体囯情,统一一个本来就不天然永恒合理的标准,逻辑何在?
【 在 lsnirvana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这么回事,任何药从患者角度就是看疗效,既然上市了就应该从疗效端根据病人治疗需要用同样的标准要求,而不是探讨什么成分之类的。
: 你说的治瘟疫指的是青蒿素吗?我觉得综合来说,西医对瘟疫应该更好,青蒿素只能说在某个领域突出存在,而且这个之后基本上再无变化。
--
FROM 219.237.202.*
认为双盲违背伦理的在西方也不是什么新奇观点。
【 在 wonder0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双盲人家不认啊。
--
FROM 219.237.202.*
中医辨证也与西医病症分类不同。
【 在 S030371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近,《柳叶刀》首次发布了一项关于中药双盲试验的研究,结果显示,中风醒脑液与安慰剂无显著差异。
--
FROM 219.237.202.*
好笑,瞎猫为啥不照葫芦画瓢写个水煎服……屠呦呦本人专门说了,这个细节对于最终得到有效成分非常关键。
【 在 S030371 的大作中提到: 】
: 青蒿素是瞎猫抓到死耗子
: 实际上原来的方子根本治不了疟疾
--
FROM 219.237.202.*
中重度脑溢血和中风是等价关系么?
【 在 S030371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项试验的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没发现中风醒脑液能改善中重度脑出血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等。这项中药双盲对照试验共纳入1600多位患者,涉及中国26家医院。
: “中风醒脑液”是中药制剂(中成药),由号称国医大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陈绍宏研制的,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宋莉莉与克雷格·安德森团队,以及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郭建文团队还参与并且积极推广。
: 今天,这个在临床上使用了二十多年的“中药中风醒脑液”无效的研究试验结果,使我们真的“醒脑”了,以后中药就不要再做“双盲对照科学试验”了!
--
FROM 219.237.202.*
有西没有药,不带这么骂人的,也可以说有是死不是人……
【 在 S030371 的大作中提到: 】
: 1347至1353年
: 那时候还没有西药
: 死2kw恰恰说明没西药不行
--
FROM 219.23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