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独生子女养老问题开始爆了
总有人说东大多强大了,可现实生活如何?难怪社会上怨气冲天。
【 在 wusanguibab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几天听说了好几个同为独生子女的同学、老家邻居面临的父母养老事件。一个字“惨”。
: A,上海工作,混的不好,入赘当地一户普通家庭,孩子还不是亲生的,没有任何话语权。父母一直在县城老家生活,父亲偏瘫,母亲糖尿病,平时靠叔叔接济,这样维持了5、6年。最近叔叔也去世了。这哥们儿回来把父母接到上海去了
: ..................
--
FROM 111.192.100.*
以前农村好几个儿,儿子成家以后,都不愿意养老,过的也很悲惨,这样的例子很多。不知道现在情况咋样了
【 在 wusanguibaby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几天听说了好几个同为独生子女的同学、老家邻居面临的父母养老事件。一个字“惨”。:A,上海工作,混的不好,入赘当地一户普
--
FROM 114.254.2.*
不绑,急刹车摔了你负责?
说这种闲话
【 在 wusanguibab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几天听说了好几个同为独生子女的同学、老家邻居面临的父母养老事件。一个字“惨”。
: A,上海工作,混的不好,入赘当地一户普通家庭,孩子还不是亲生的,没有任何话语权。父母一直在县城老家生活,父亲偏瘫,母亲糖尿病,平时靠叔叔接济,这样维持了5、6年。最近叔叔也去世了。这哥们儿回来把父母接到上海去了,只用了3个月,父母相继去世。
: B,在西安某事业单位工作,工作特别特别忙,只有过年才回来。父亲瘫痪,靠母亲照顾,最近母亲也瘫痪了。这哥们儿弄来一辆越野车,后座放平,把父母绑在上面,对,就是绑,拉走了。小区邻居都出来送行,旁观者无不垂泪。
--
FROM 124.127.65.26
父母两个都在,其实还好说。
一个人先走,剩下一个的时候,才是上难度的时候。哪怕身体还好,也能自理,你也会担心他/她会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距离问题。如果在同一个城市,很多问题都好解决。远隔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问题也就来了。(当然,钱确实能一定程度解决距离问题,比如把父母接过来。但对于北京这种大城市,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代远离家乡到大城市扎根的人,大都免不了这种问题。
【 在 cattu 的大作中提到: 】
: 独生子女养老只有俩难处:没钱,穷,或者没那个孝心不愿养父母老。。。
: 我老爹老妈已经八十出去了,目前身体尚可,生活自理没问题。。。
: 前几年赶上两老同时病倒,我一个人也扛住了两天,然后请人就是了,工作请了一天半假,啥也没耽误。。。
: ...................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没错,主要是:独生子女未必有钱,但是大概率没人帮。
原来提倡的是:只生一个孩子,经济宽裕,郭嘉养老。
最终发现:只生一个孩子,经济没宽裕多少,需要子女的时候追悔莫及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父母两个都在,其实还好说。
: 一个人先走,剩下一个的时候,才是上难度的时候。哪怕身体还好,也能自理,你也会担心他/她会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距离问题。如果在同一个城市,很多问题都好解决。远隔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问题也就来了。(当然,钱确实能一定程度解决距离问题,比如把父母接过来。但对于北京这种大城市,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代远离家乡到大城市扎根的人,大都免不了这种问题。
: ...................
--
FROM 114.247.186.*
父母的身体健康是福报。
多让父母接触社会,结交朋友。
【 在 wusanguibab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几天听说了好几个同为独生子女的同学、老家邻居面临的父母养老事件。一个字“惨”。
: A,上海工作,混的不好,入赘当地一户普通家庭,孩子还不是亲生的,没有任何话语权。父母一直在县城老家生活,父亲偏瘫,母亲糖尿病,平时靠叔叔接济,这样维持了5、6年。最近叔叔也去世了。这哥们儿回来把父母接到上海去了,只用了3个月,父母相继去世。
: B,在西安某事业单位工作,工作特别特别忙,只有过年才回来。父亲瘫痪,靠母亲照顾,最近母亲也瘫痪了。这哥们儿弄来一辆越野车,后座放平,把父母绑在上面,对,就是绑,拉走了。小区邻居都出来送行,旁观者无不垂泪。
--
FROM 39.144.209.*
这个问题也不是独生子女独有的问题啊。。。
多子女家庭,也有很多子女扎根大城市,父母远在五线小城市或者农村的,一毛一样的问题。。。
而且,独生子女,父母可以跟着孩子一同到大城市生活,这种非常非常多,我住的楼里几乎所有租户都这样。。。
但多子女,父母可能就得选择谁去谁家,或者今年去谁家明年去谁家等等。。。
如果父母还有劳动力可以榨取,或许还会引发子女间的矛盾。。。
总之,我个人体会是,独生子女养老并不比多子女家庭惨。。。
反而因为责无旁贷,没有攀比,相对轻松很多。。。
穷和不孝与子女多不多无关。。。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父母两个都在,其实还好说。
: 一个人先走,剩下一个的时候,才是上难度的时候。哪怕身体还好,也能自理,你也会担心他/她会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距离问题。如果在同一个城市,很多问题都好解决。远隔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问题也就来了。(当然,钱确实能一定程度解决距离问题,比如把父母接过来。但对于北京这种大城市,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代远离家乡到大城市扎根的人,大都免不了这种问题。
: ...................
--
FROM 103.91.179.*
概率问题。独生子女遇到这种问题的概率显然要比多子女家庭大。如果只范范地定性地论,那就没得聊了。
大城市,尤其是北京这种大城市的房价,决定了想起父母接到一起住的难度很大。去年我们本科毕业20周年,我算了一下,除了娘校所在城市的同学,外地的同学里只有2个回了家乡,其他的工作、生活都不在18岁以前的故乡。其中把父母接到一起的不到一半,各种原因(有经济原因,也有非经济原因),这里边还不都是独生子女。人性方面,我那些同学绝对不会是不孝的那一堆。现实中,各人有各人的情况。
【 在 catt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问题也不是独生子女独有的问题啊。。。
: 多子女家庭,也有很多子女扎根大城市,父母远在五线小城市或者农村的,一毛一样的问题。。。
: 而且,独生子女,父母可以跟着孩子一同到大城市生活,这种非常非常多,我住的楼里几乎所有租户都这样。。。
: ...................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
瘫痪了,不固定不绑也不行啊,A和B都不错了……
【 在 wusanguibab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几天听说了好几个同为独生子女的同学、老家邻居面临的父母养老事件。一个字“惨”。
: A,上海工作,混的不好,入赘当地一户普通家庭,孩子还不是亲生的,没有任何话语权。父母一直在县城老家生活,父亲偏瘫,母亲糖尿病,平时靠叔叔接济,这样维持了5、6年。最近叔叔也去世了。这哥们儿回来把父母接到上海去了,只用了3个月,父母相继去世。
: B,在西安某事业单位工作,工作特别特别忙,只有过年才回来。父亲瘫痪,靠母亲照顾,最近母亲也瘫痪了。这哥们儿弄来一辆越野车,后座放平,把父母绑在上面,对,就是绑,拉走了。小区邻居都出来送行,旁观者无不垂泪。
--
FROM 221.223.198.*
农村长大 没见过几个你描述的理想国
负责贴身照顾的那个闲散女性真的是倒了八辈子血霉吧
【 在 wusanguibaby 的大作中提到: 】
: 关键问题:独生子女照顾俩瘫痪老人的这种模式至今才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一定要有小白鼠去经历痛苦,去探索出一条路来
: 之前,都是一大家子人,如何照顾,如何分工都是有成熟模式参考的。
: 比如我媳妇的爷爷和奶奶,河北南部农村,都是从瘫痪开始逐步走向死亡的。从瘫痪那一天这种机制就开始运转:
: ...................
--
FROM 114.24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