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给孩子点外卖,结果套餐送错了,孩子吃了点不好吃要求退款
是因为不好吃退款还是因为送错了退款
--
FROM 123.116.253.*
感觉是教育欠妥的例子,而且年龄不小了
【 在 Iamalucky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午在单位给孩子点外卖,晚上回家跟孩子沟通后才发现,鸡肉套餐送成了酸菜鱼套餐,孩子吃了点不好吃,说要求退款。
: 我说你这都吃了,孩子说他送错了,不好吃,我心心念念的想吃小炒鸡的。
: 说要找商家说道说道,然后美团联系了商家。
: ...................
--
FROM 221.216.147.*
你家孩子在对待类似权益受损的事件上情绪很激烈,不太能像你一样包容商家的错误,这可能说明孩子的个性是比较较真的。较真的特性可能是遗传(你说孩子父亲跟孩子观点一致),也可能是特定阶段(比如青春期)
对待事情的每种处置方式都有好有坏。较真的好处比如敦促商家认真对待工作,也会要求自己认真对待工作。也有可能成为正义之士,为社会总体福利而斗争,比如以前新闻上说有律师为1元火车票的附加保险费起诉铁路总公司胜诉后铁路取消强制保险,受惠的是普通的大众
较真的坏处就可能是自己要付出更多代价,要把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进去,会显得不太值得。此外还有可能招致报复,或者破坏人际关系
所以教育是帮助孩子了解她的行为可能会有什么社会后果,让她在信息更充分的情况下做出权衡和选择。家长当然也可以直接将自己的价值观加诸于孩子身上,但孩子有可能接受也有可能不接受
此外,看到你说自己倾向于息事宁人是因为你预设商家不理你而不得已的选择,并不是你对商家的错误抱有宽宏的包容,这种态度对较真的孩子可能是一个刺激,如果商家犯错在先不理人在后,那是双重错误,更加使得孩子要较真了
如果你的态度是承认商家犯错需要负责任,同时又拿出包容的态度,告诉孩子适度地原谅别人会让大家更舒服,就好比孩子自己也会犯错,大家包括孩子自己也需要原谅她,可能会让她降低情绪的激烈度,选择更平和的方式处理类似问题
【 在 Iamalucky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午在单位给孩子点外卖,晚上回家跟孩子沟通后才发现,鸡肉套餐送成了酸菜鱼套餐,孩子吃了点不好吃,说要求退款。
: 我说你这都吃了,孩子说他送错了,不好吃,我心心念念的想吃小炒鸡的。
: 说要找商家说道说道,然后美团联系了商家。
: ...................
--
FROM 124.64.126.*
因为不好吃才想要去揪着送错了的错误
好吃的话估计送错了的错误就可以放下了
如果好吃,还要求对方为错误买单,那才是故意的过分了
【 在 lump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因为不好吃退款还是因为送错了退款
--
FROM 124.64.126.*
吃了之后说从错了不太好
除非孩子不知道你点的是什么
【 在 Iamalucky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午在单位给孩子点外卖,晚上回家跟孩子沟通后才发现,鸡肉套餐送成了酸菜鱼套餐,孩子吃了点不好吃,说要求退款。
: 我说你这都吃了,孩子说他送错了,不好吃,我心心念念的想吃小炒鸡的。
: 说要找商家说道说道,然后美团联系了商家。
: ...................
--
FROM 223.104.41.*
确实没啥,又不是你们强烈要求的,是商家自觉退款的,也是给自己积累好人缘。
【 在 Iamalucky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外卖的退款,我老公和我娃都觉得没啥不合理的,
: 我自己觉得,吃了(虽然不好吃)还退款有点说不过去,但是我感觉我是那种自己有一点错就放大的那种人。
--
FROM 218.93.20.*
记得前几天有个帖子是楼主的父亲骂亲戚家女孩你还能共情他,换成行为你觉得不妥的小孩你态度完全不同?印象中是不是你对类似的小孩行为一直有点过敏啊
拿你熟悉的咨询举例子不知道是不是更容易说清楚:咨询协议中关于缺席的约定,一般是:来访者缺席,咨询师不提供当次咨询且不退费;咨询师缺席,咨询师需另免费咨询且本次退费
其他的例子包括购房定金,违约要退双倍
就是说,在犯错的情况下,公平赔偿是双倍的,理论上商家应该重新送一份炒鸡餐(收回鱼餐),且退还顾客的餐费(当然实际情况一般不会这样,退了就算了),用鱼餐代替鸡餐也凑合吧。总体上说不上多不合理,就是遵循正常的契约精神。商家爽快退款也是基于交易的契约意识,没有契约的商业不会发展
至于有的人坚持损己利人,那属于另外的心理需要,跟人品都没有关联呀
【 在 chooselife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我一直在说啥?
: 围绕本案例,我一直说的是:吃饭给钱
: 而不是吃完了,开始说:你送错了,退钱!
: ...................
--
FROM 124.64.126.*
能够正面直接表达不满情绪不内耗其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
送错外卖+难吃,不满意是正常的。
那些说体谅店家、包容一下算了的,下次有多大概率还会订同一个饭店的外卖?
直接表达不满,卖家给了一个满意的解决,lz下次订同一家饭店外卖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甚至可能会出于一点小歉疚下次再买。
你猜商家更喜欢哪种?
至于叫嚣那种提出不满的客户提高了卖家的成本、导致其他客户分摊成本的观念,只能说很幼稚,根本不懂商业社会是怎么运行的。
实际上越是经济发达、商业发达的地方,商家越倾向于让客户心理舒服,而这些地方的营商成本往往是更低的。
【 在 MianH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家孩子在对待类似权益受损的事件上情绪很激烈,不太能像你一样包容商家的错误,这可能说明孩子的个性是比较较真的。较真的特性可能是遗传(你说孩子父亲跟孩子观点一致),也可能是特定阶段(比如青春期)
:
: 对待事情的每种处置方式都有好有坏。较真的好处比如敦促商家认真对待工作,也会要求自己认真对待工作。也有可能成为正义之士,为社会总体福利而斗争,比如以前新闻上说有律师为1元火车票的附加保险费起诉铁路总公司胜诉后铁路取消强制保险,受惠的是普通的大众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222.129.133.*
按道理应该第一时间联系商家,退款的同时对方如果要求把送错的餐拿回去,应该允许人家拿,虽然大多数商家都不要了,但是人家的权力。如果说没时间了凑合吃,那就不应该接受全额退款,全额退款可能连外卖小哥都要亏本。网上有这样的视频,遇到偏激的人会上门堵的。
--
FROM 123.118.9.*
外卖员砍人的背后实际上是外卖平台借垄断优势制定不合理规则,让外卖员个人去承担完全不合理的犯错损失。然后又通过打造外卖员是弱势群体的舆论,把矛盾推向外卖员和客户。
如果送错一单外卖的损失是一单到两单外卖费,外卖员根本不至于去砍人。
【 在 bellow 的大作中提到: 】
: 但是她以后被砍的概率远大于你
: 【 在 Iamaluckypig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说话可能生硬了一点。。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222.12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