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利已是本能,不利已是圣人
夹带私货。
正常人的理解是走路要看路,如果撞上老人,那就摊上大麻烦了。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金庸说,如果所有人都有郭靖的道德水平,何愁不破敌?
: 开玩笑啊,所有人都当圣人?金庸他自己做到了么?他自己就当过逃兵。
:
: ...................
--来自微微水木3.5.17
--
FROM 223.104.40.*
扶老人(伤者)的风险,某些方面讲,是司法判例传递的价值观有问题以及司法中的一些问题导致的。
个人以为,那个曾经讲“没碰他,你为什么要扶?”的法官,将长久被写在法学生经典判例中。
我记得曾经学过的一个司法理论:法治不是确保个体公平正义,而是维护社会整体公平正义。
最早的那起公交车“碰瓷案”,彻底催垮了普通老百姓的助人为乐信念。这个案子的社会效应肯定是没有起到维护社会整体公平正义的效果的。
另外,肢体都没有接触过的碰瓷,刑法上是有“敲诈勒索罪”的。但实际上,没太听说碰瓷的人被判刑,只有被碰瓷的人浪费了大量精力证明自己是清白的。碰瓷人的违法成本太低,会让很多人不惜一试。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金庸说,如果所有人都有郭靖的道德水平,何愁不破敌?
: 开玩笑啊,所有人都当圣人?金庸他自己做到了么?他自己就当过逃兵。
: 这道理也一样,如果扶老人蕴含着巨大损已风险,那么自然没人扶了。
--
FROM 114.240.49.*
金庸那不叫逃兵,那是衣冠南渡保存文脉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金庸说,如果所有人都有郭靖的道德水平,何愁不破敌?
: 开玩笑啊,所有人都当圣人?金庸他自己做到了么?他自己就当过逃兵。
: 这道理也一样,如果扶老人蕴含着巨大损已风险,那么自然没人扶了。
--
FROM 223.104.40.*
利己是本能,甚至可以说利己是人类发展的源动力。但是不能太利己,认为利己就是要针对个人利益“行到尽”,太利己实质就是不利己,假利己。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如果是采用单人的简单的利己原则,实质就是不利己。
--
FROM 124.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