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被孩子伤了心,不知道怎么缓解情绪,也不知道怎么教育
你说这几件事都是家长失职。上下公交应该孩子在前面,出远门应该带好电话手表。你小时候不应该一个人被留在家里,现在很多孩子高坠死亡,都是因为独自在家。lz也不是和孩子走散,而是选择陪伴小娃,没看好大娃。大娃和妈妈弟弟一起出门,如果不是生气或发生什么,也不可能单独回家。妈妈在决定陪弟弟慢慢骑时,应该先喊住姐姐,约定一起慢骑或者在某处集合。我和大人一起骑车,也不会不联系就散开,这一定会造成彼此着急,妈妈作为大人应该预见到这一点,她明显发自内心不太在意姐姐,过早指望她独立。既然是家长过失在先,有啥立场发脾气?犯错是正常的,很多人也做不到道歉,但再发脾气就错上加错了。家长比工作有更高的职责,不能因为没有领导监督就放任自己,让孩子承担随意的结果。孩子受到伤害,等父母老了会还给父母的。
【 在 almondwu 的大作中提到: 】
: lz以为娃直接骑车回家了,自然不会留心路边座椅。娃还小,没看到妈妈过去,自然不能苛责,但是lz没看见娃也可以理解。不知道楼里这么多指责lz的人事情轮到自己头上,是不是在见到娃的一瞬真能第一时间表达对娃的关心而不是释放自己的放心,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当事后诸葛亮。反正我老公带娃在国外走岔过一次,天黑下雨,我老公先刷卡下车,娃卡没刷上被公交车带走了,身上没任何联络定位工具。后来我问他俩,见面之后是不是有终于见到亲人的喜悦相拥而泣,他俩说没有,一见面就互相甩锅。另外一件事儿是我小时候一个人在家睡觉,把家门反锁了,我妈打不开门不知道我出了什么事急的差点让邻居爬四楼窗台。等我终于睡醒过来,看家门口一堆邻居和急火攻心的我妈,嗷就哭了。我妈只会说“你可急死我了你在家干嘛呢!” 可半点儿没照顾我被吓得哇哇哭。这两件事儿里我和我娃谁也没有像lz家娃那样骑车掉头就走,回家摔东西说“凭我不高兴”,甚至气的妈妈昏倒也不扶。为什么妈妈应该无条件包容一个11岁的孩子的情绪,孩子对妈妈却可以没有一点儿体谅?
--
FROM 223.72.41.*
这次五一福建小孩失踪就是,两个大孩子在前面跑,小孩子在后面追,家长在后面慢悠悠,以为三个孩子在一起,结果小孩子就不见了
希望楼主吸取教训,不要一味关心自己情绪,忽略生活中的安全问题
【 在 babyUnicor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说这几件事都是家长失职。上下公交应该孩子在前面,出远门应该带好电话手表。你小时候不应该一个人被留在家里,现在很多孩子高坠死亡,都是因为独自在家。lz也不是和孩子走散,而是选择陪伴小娃,没看好大娃。大娃和妈妈弟弟一起出门,如果不是生气或发生什么,也不可能单
: 阑丶摇B杪柙诰龆ㄅ愕艿苈锸保Ω孟群白〗憬悖级ㄒ黄鹇锘蛘咴谀炒稀N液痛笕艘黄鹌锍担膊换岵涣稻蜕⒖庖欢ɑ嵩斐杀舜俗偶保杪枳魑笕擞Ω迷ぜ秸庖坏悖飨苑⒆阅谛牟惶谝饨憬悖缰竿懒ⅰ<热皇羌页すг谙龋猩读⒊》⑵⑵糠复硎钦
: 常的,很多人也做不到道歉,但再发脾气就错上加错了。家长比工作有更高的职责,不能因为没有领导监督就放任自己,让孩子承担随意的结果。孩子受到伤害,等父母老了会还给父母的。
: ...................
--
FROM 68.71.247.*
是的,叛逆期不是必然的,只是孩子小时候意识不到问题、不会表达感受、不敢攻击父母。青春期不是孩子变得不听话了,而是关系长久以来的问题摆到桌面了。就像王朝的覆灭,不是末期出了问题,是开国就买下隐患。
【 在 A1OO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有个观点
: 叛逆,其实还是家庭教育出问题了。不是娃有问题。
:
--
FROM 223.72.41.*
闺女真是前夫的孩子吗?哪里能看到证据?
【 在 miniworld 的大作中提到: 】
: BTW: 如果闺女是前夫的孩子,儿子是和现在老公生的,这件事就更不应该这么处理。
: - 来自 水木社区APP v3.5.7
--
FROM 124.127.144.*
首先,骑车那件事儿的确是你没照顾好孩子让跑丢了在先,找到了孩子还埋冤孩子不长眼在后,孩子有情绪是合理正当的,甚至大人都会有情绪
其次,你晕倒了孩子无动于衷的确不对。。。。可以问问孩子是咋想的,是不知所措不会动弹了,还是就是心里非常清楚的我不想管妈妈。是后者的话,我赶脚需要教育。。。。任谁躺地上,也不太能不管吧。。。。
【 在 apple123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的回复我都看了,受益良多。谢谢大家。
: 应该是我没有表达清楚,让大家产生了误解。我们去的绿道就在家门口。这一片都是居民楼,孩子的学校幼儿园体育馆都在这边挨着的。绿道上人也多,散步的跑步的遛孩子的,所以是非常熟悉非常安全的环境。她和同学玩一个人回家也是可以。平时孩子也是自己上学放学。所以她自己骑远了,我是完全不担心的。以前这种情况下,她都是自己先回去了。而且那天她有作业没有完成,更是会赶回家做作业。我根本不知道她居然在等我们。我看到没有回家很慌张也是因为如此,太反常了。所以赶紧出去找。理智上孩子是安全的,但是心理就是慌的,怕孩子真出什么事,那就是大事。
: 见面后,我也不是指责和埋怨的语气,我就是陈述和指导:既然你等在我们,就多注意一下。在我看来,这不是指责,而是告诉方法。因为按我对她的了解,她只是坐在椅子上走神或者东张西望,并没有关心经过的人。但是孩子就是炸毛。就是无论什么事情完全不能说,不能发表意见,这也是比较窝火的地方。她回家后也不写作业,就一直发脾气,好像这是天大的事情。我认为11岁的确是小孩但是也是不小的年龄了,不要什么小事都爆炸,等着别人来哄。无论什么事情,1岁哄着3岁哄着8岁哄着11岁哄着18岁哄着,这是不合适的。
: ...................
--
FROM 58.206.199.*
这个年龄并且当姐姐了就是要哄着,而且要更偏向,如果你想日子好过,并且希望姐姐对弟弟和爸妈有感情的话。
很多时候孩子不需要你建议,建议本身就是一种指责,仔细想想亲戚朋友之间都很少能给建议,为什么就觉得能给自己的孩子呢?想想如果是父母建议你,你会怎么样?
我觉得有个说法很对,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领导,你会发现你对领导比对孩子耐心多了,对孩子你越耐心,越宽容,越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事,孩子才会越成熟越自主跟父母关系越好。
【 在 apple123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的回复我都看了,受益良多。谢谢大家。
: 应该是我没有表达清楚,让大家产生了误解。我们去的绿道就在家门口。这一片都是居民楼,孩子的学校幼儿园体育馆都在这边挨着的。绿道上人也多,散步的跑步的遛孩子的,所以是非常熟悉非常安全的环境。她和同学玩一个人回家也是可以。平时孩子也是自己上学放学。所以她自己骑远了,我是完全不担心的。以前这种情况下,她都是自己先回去了。而且那天她有作业没有完成,更是会赶回家做作业。我根本不知道她居然在等我们。我看到没有回家很慌张也是因为如此,太反常了。所以赶紧出去找。理智上孩子是安全的,但是心理就是慌的,怕孩子真出什么事,那就是大事。
: 见面后,我也不是指责和埋怨的语气,我就是陈述和指导:既然你等在我们,就多注意一下。在我看来,这不是指责,而是告诉方法。因为按我对她的了解,她只是坐在椅子上走神或者东张西望,并没有关心经过的人。但是孩子就是炸毛。就是无论什么事情完全不能说,不能发表意见,这也是比较窝火的地方。她回家后也不写作业,就一直发脾气,好像这是天大的事情。我认为11岁的确是小孩但是也是不小的年龄了,不要什么小事都爆炸,等着别人来哄。无论什么事情,1岁哄着3岁哄着8岁哄着11岁哄着18岁哄着,这是不合适的。
: ...................
--
FROM 223.104.38.*
太偏激了。领导是成年人,行为是有规范的。把孩子当领导,这部胡闹吗?孩子本来就不成熟,对错都没分清楚。让你去领导他,结果你被他领导。
【 在 thehele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年龄并且当姐姐了就是要哄着,而且要更偏向,如果你想日子好过,并且希望姐姐对弟弟和爸妈有感情的话。
:
: 很多时候孩子不需要你建议,建议本身就是一种指责,仔细想想亲戚朋友之间都很少能给建议,为什么就觉得能给自己的孩子呢?想想如果是父母建议你,你会怎么样?
: ...................
--
FROM 219.142.255.*
经常晕倒就去看病,而不是以此来体会孩子的关心。孩子看到妈妈晕倒本身也会害怕,长大了也是阴影,难道是啥光荣的事么。既然不想改变自己就别到网上求助,父母本身就是强势,还需要网友支持吗?有问题的孩子就是这种坚决不反思、啥都是别人错的父母造成的。你小时候没叛逆过,就是心理问题的征兆,而不是优秀。
【 在 apple123321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家的回复我都看了,受益良多。谢谢大家。
: 应该是我没有表达清楚,让大家产生了误解。我们去的绿道就在家门口。这一片都是居民楼,孩子的学校幼儿园体育馆都在这边挨着的。绿道上人也多,散步的跑步的遛孩子的,所以是非常熟悉非常安全的环境。她和同学玩一个人回家也是可以。平时孩子也是自己上学放学。所以她自己骑远了,我是完全不担心的。以前这种情况下,她都是自己先回去了。而且那天她有作业没有完成,更是会赶回家做作业。我根本不知道她居然在等我们。我看到没有回家很慌张也是因为如此,太反常了。所以赶紧出去找。理智上孩子是安全的,但是心理就是慌的,怕孩子真出什么事,那就是大事。
: 见面后,我也不是指责和埋怨的语气,我就是陈述和指导:既然你等在我们,就多注意一下。在我看来,这不是指责,而是告诉方法。因为按我对她的了解,她只是坐在椅子上走神或者东张西望,并没有关心经过的人。但是孩子就是炸毛。就是无论什么事情完全不能说,不能发表意见,这也是比较窝火的地方。她回家后也不写作业,就一直发脾气,好像这是天大的事情。我认为11岁的确是小孩但是也是不小的年龄了,不要什么小事都爆炸,等着别人来哄。无论什么事情,1岁哄着3岁哄着8岁哄着11岁哄着18岁哄着,这是不合适的。
: ...................
--
FROM 223.72.41.*
给你讲一个我娃骑车差点走丢的过程,非常像。
有次周末上午,爸爸带着娃一起骑自行车去上课外班,娃的手表在书包里,书包在爸爸身上。转弯以后爸爸把娃跟丢了,以为娃直接骑车去上课了,就一直骑车到课外班。到了以后发现娃不在,给我打了电话,我紧急往家赶。在路上设想了一百个意外情况,天觉得都塌了
娃发现爸爸不见了,原地等了一会之后,就径直回到了家门口常去的一个水果店。然后请水果店老板娘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回来接到娃,我也赶到了。我俩都第一时间紧紧抱住了娃,然后对娃大加赞赏,赞表扬了她处理意外情况的冷静、机智和随机应变。随后感谢了老板娘,老板娘也很开心,说娃第一时间想到她倍感荣幸。
最后一家三口开开心心翘了课外班,去吃大餐了。吃饭时候复盘了整个事件,一致认为爸爸是这次差点走丢事件的最大责任人。然后让他付了大餐费用,我和娃每人选了个礼物。
这么说不知道楼主能感受到差别吗?
--
FROM 106.120.122.*
赞!
感觉楼主一直和小孩争。即使后面解释了,但也是倾向自己这边的,自己的反思就一个青春期。
【 在 shuiyikoudai 的大作中提到: 】
: 给你讲一个我娃骑车差点走丢的过程,非常像。
: 有次周末上午,爸爸带着娃一起骑自行车去上课外班,娃的手表在书包里,书包在爸爸身上。转弯以后爸爸把娃跟丢了,以为娃直接骑车去上课了,就一直骑车到课外班。到了以后发现娃不在,给我打了电话,我紧急往家赶。在路上设想了一百个意外情况,天觉得都塌了
: 娃发现爸爸不见了,原地等了一会之后,就径直回到了家门口常去的一个水果店。然后请水果店老板娘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回来接到娃,我也赶到了。我俩都第一时间紧紧抱住了娃,然后对娃大加赞赏,赞表扬了她处理意外情况的冷静、机智和随机应变。随后感谢了老板娘,老板娘也很开心,说娃第一时间想到她倍感荣幸。
: ...................
--
FROM 221.2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