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一般认为美国理工科方面精英教育比中国好,最大差距在哪里?
通识教育中九九乘法口诀英文版的缺失(可参见我主题帖补充),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美国白人平均智商不如中国人及其IMO竞赛成绩美国白人精英常常不如中国精英等情况(当然一般美国白人落后一般中国人不单单乘法口诀该因素)。
但解释不了为何美国理工科诺贝尔奖最近十年依旧大幅度超过中国(或者还可参照生物、医学、化学领域的高被引论文数等指标),最可能的解释应该在于中美同行(比如理工科院士层次)之间微积分教育水平差异上了。
【 在 threepiggies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道是智商。白人智力分布区间比亚裔大,有一撮智商极高的。然后智力极高的人其实很多正常人类社会不能融入的,比如多动症,认知障碍,参考大爆炸,雨人那种。那种人在亚洲社会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出头,毕竟亚洲社会还是要集体融入+高智商
--
修改:xpu FROM 27.151.178.*
FROM 27.151.178.*
通识教育中乘法口诀英文版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美国白人平均智商不如中国人及其IMO竞赛成绩美国白人精英常常不如中国精英等情况(当然一般美国白人落后一般中国人不单单乘法口诀该因素)。
【 在 mean201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教育不允许探索和失败
: 只要求成功所以没人敢探索都是依葫芦画瓢仿作已成功的才能保证一定成功
--
FROM 27.151.178.*
能得诺贝尔奖的一般是行业内的院士或者极高被引作者级别的,从他们彼此之间接受的精英教育尤其是精英基础教育来对比,或许比较有助于找到“中国理工科诺贝尔奖获奖数量依旧不尽人意”的答案。
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我认为最主要的区别应该在于“微积分基础教育”上。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抢跑,香农9岁学完微积分。
: 咱这相当于18岁才开始学围棋。
--
修改:xpu FROM 27.151.178.*
FROM 27.151.178.*
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他的贡献并不局限在数学领域,比如是“计算机之父”)8岁学习微积分也是非常类似的例子。
可以反向论证下,如果香农、冯诺依曼是18岁的时候才学习“微积分”,那么他们在相应原本做出开创性贡献且跟数学紧密结合的细分领域是否可能都竞争不过一般的同行精英?
中国还是太晚教学微积分了,最好是列入每年全国卷的理科高考考点,同时如果能从小学生里面选拔“微积分尖子生”那就更好。
【 在 threebird 的大作中提到: 】
: 抢跑,香农9岁学完微积分。
: 咱这相当于18岁才开始学围棋。
--
修改:xpu FROM 27.151.178.*
FROM 27.151.178.*
差距在于思维方式,假设100个小孩里面有一个天才,美国的教育环境更容易让这个天才脱颖而出,其余99个就放任自流了,而在中国,可能100个都能培养到及格线以上,平均分比美国高多了,但是那个天才可能出不来。原始创新和原始发现主要靠天才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认为十有八九是在微积分教育上,美国很多高中生就学了微积分。
: 现在IMO等国际中学数学竞赛的获奖得主往往是中国人/华人面孔,但IMO并不考微积分。对一般的美国白人来说,并不存在“九九乘法口诀”(后文省略“九九”以“乘法口诀”代替;数字中3、6、7、8等双音节多音节的英语发音容易成为“流行于汉字文化圈通识教育的乘法口诀的英语版本”的巨大障碍),在算术领域,美国理工科精英估计往往也不如同等教育年限的中国同行(参照检索资料及其本人分析,美国极个别的顶尖人才会采用截取单音节代替双音节、多音节中的3、6、7、8使得乘法口诀在英语环境中能得以实现,然而这相当于自创“英文版乘法口诀”,就会局限在极少数人圈子内)。通识教育中乘法口诀英文版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美国白人平均智商不如中国人及其IMO竞赛成绩美国白人精英常常不如中国精英等情况(当然一般美国白人落后一般中国人不单单乘法口诀该因素)。
: 当前zg在很多技术领域都接近或超过美国了,但是从诺贝尔奖理工科得奖数(或者可以只针对近10年的对比)来看,zg依旧跟美国存在很大差距(从生物、医学、化学领域高被引论文数等指标来看,应该也能体现依旧存在明显差距)。
: ...................
--
FROM 120.244.235.*
微积分的提前授课对中国理工科基础科学尽快超过美国来说,应该相当重要。
美国数学家香农(一般认为是信息论之父)9岁学习微积分,此外,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他的贡献并不局限在数学领域,比如是“计算机之父”)8岁学习微积分也是非常类似的例子。
【 在 skyand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差距在于思维方式,假设100个小孩里面有一个天才,美国的教育环境更容易让这个天才脱颖而出,其余99个就放任自流了,而在中国,可能100个都能培养到及格线以上,平均分比美国高多了,但是那个天才可能出不来。原始创新和原始发现主要靠天才
--
修改:xpu FROM 27.151.178.*
FROM 27.151.178.*
不是晚学微积分,是早期职业教育。
你说你要当围棋国手、当职业球员、当运动员都得早开始,不一定非得学微积分。
现在是18岁才开始,太晚了。围棋的发展已经证明,20岁不但是体力巅峰,也是脑力巅峰。到35岁脑力体力都不行了。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美国数学家冯诺依曼(他的贡献并不局限在数学领域,比如是“计算机之父”)8岁学习微积分也是非常类似的例子。
: 可以反向论证下,如果香农、冯诺依曼是18岁的时候才学习“微积分”,那么他们在相应原本做出开创性贡献且跟数学紧密结合的细分领域是否可能都竞争不过一般的同行精英?
: 中国还是太晚教学微积分了,最好是列入每年全国卷的理科高考考点,同时如果能从小学生里面选拔“微积分尖子生”那就更好。
: ...................
--
FROM 183.185.109.*
分层教育很厉害的
牛娃很早就超前教育了
国内还得自己鸡娃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认为十有八九是在微积分教育上,美国很多高中生就学了微积分。
: 现在IMO等国际中学数学竞赛的获奖得主往往是中国人/华人面孔,但IMO并不考微积分。对一般的美国白人来说,并不存在“九九乘法口诀”(后文省略“九九”以“乘法口诀”代替;数字中3、6、7、8等双音节多音节的英语发音容易成为“流行于汉字文化圈通识教育的乘法口诀的英语版本”的巨大障碍),在算术领域,美国理工科精英估计往往也不如同等教育年限的中国同行(参照检索资料及其本人分析,美国极个别的顶尖人才会采用截取单音节代替双音节、多音节中的3、6、7、8使得乘法口诀在英语环境中能得以实现,然而这相当于自创“英文版乘法口诀”,就会局限在极少数人圈子内)。通识教育中乘法口诀英文版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美国白人平均智商不如中国人及其IMO竞赛成绩美国白人精英常常不如中国精英等情况(当然一般美国白人落后一般中国人不单单乘法口诀该因素)。
: 当前zg在很多技术领域都接近或超过美国了,但是从诺贝尔奖理工科得奖数(或者可以只针对近10年的对比)来看,zg依旧跟美国存在很大差距(从生物、医学、化学领域高被引论文数等指标来看,应该也能体现依旧存在明显差距)。
: ...................
--
FROM 125.33.207.*
好能成现在这样
【 在 xp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本人认为十有八九是在微积分教育上,美国很多高中生就学了微积分。
: 现在IMO等国际中学数学竞赛的获奖得主往往是中国人/华人面孔,但IMO并不考微积分。对一般的美国白人来说,并不存在“九九乘法口诀”(后文省略“九九”以“乘法口诀”代替;数字中3、6、7、8等双音节多音节的英语发音容易成为“流行于汉字文化圈通识教育的乘法口诀的英语版本”的巨大障碍),在算术领域,美国理工科精英估计往往也不如同等教育年限的中国同行(参照检索资料及其本人分析,美国极个别的顶尖人才会采用截取单音节代替双音节、多音节中的3、6、7、8使得乘法口诀在英语环境中能得以实现,然而这相当于自创“英文版乘法口诀”,就会局限在极少数人圈子内)。通识教育中乘法口诀英文版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美国白人平均智商不如中国人及其IMO竞赛成绩美国白人精英常常不如中国精英等情况(当然一般美国白人落后一般中国人不单单乘法口诀该因素)。
: 当前zg在很多技术领域都接近或超过美国了,但是从诺贝尔奖理工科得奖数(或者可以只针对近10年的对比)来看,zg依旧跟美国存在很大差距(从生物、医学、化学领域高被引论文数等指标来看,应该也能体现依旧存在明显差距)。
: ...................
--
FROM 39.144.251.*
美国很多高中生就学了微积分并拿到微积分BC的5分档次的成绩(微积分BC应该相当于国内工科高等数学大一两学期的难度;每年通过人数可自行检索,总人数还是不少的),这个难度还是挺深的(微积分太浅的话,通过“死记硬背”等破解方式进行高考提分的性价比则很高)。
【 在 laitt520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都是03年以前的事情了,要了解现在的啊。美国数学卷考的都是微积分?还是微积分单元考试啊,还是部分学校的试卷。如果像中国这样全国的高考,数学卷都是微积分,这不可能的。
【 在 composite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能成现在这样
--
修改:xpu FROM 27.151.178.*
FROM 27.15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