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抱歉 才发现 视同缴纳
那很合理啊,我在昌平呢。因为之前听你讲过应缴没交的,还除以个系数,就是把缴了的数除以2。现在看来就是不除系数,交了多少算多少。那我就没亏,原来单位才交几百块,现在全额缴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不是单位送出去读书的,那么这七年会被全部从实缴中扣除,相应整年从应缴中扣除,但头尾当年会被算成应缴。。至于被单位送出去读书的,七年全是视同。。
: 哦,说的是北京哈,北京有应缴概念。。
:
--
FROM 1.203.96.*
那也没视同缴纳啊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7年不算
: 但是这个7年之前的可以转移接续
--
FROM 1.203.96.*
上学基本不亏,就是亏个头尾,看不太出来的。。只要不无故断缴问题就不大,断缴尤其长期断缴影响会比较大。
【 在 CQ401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很合理啊,我在昌平呢。因为之前听你讲过应缴没交的,还除以个系数,就是把缴了的数除以2。现在看来就是不除系数,交了多少算多少。那我就没亏,原来单位才交几百块,现在全额缴
--
FROM 120.245.123.*
视同缴纳是档案被记载成工龄才会有的,比如单位公费送出去读书的人,他们是记载连续工龄的。
【 在 CQ401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也没视同缴纳啊
--
FROM 120.245.123.*
公派出去的,单位给缴社保,在职的,工资不停,停薪留职的也给交。也用不到视同缴纳这个词啊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视同缴纳是档案被记载成工龄才会有的,比如单位公费送出去读书的人,他们是记载连续工龄的。
:
--
FROM 1.203.96.*
不是,公派出去的也有在社保缴费之前公派的,主要是公派读书的和在职的在档案记载里也不一样,所以就相应也分了一下。。
【 在 CQ401 的大作中提到: 】
: 公派出去的,单位给缴社保,在职的,工资不停,停薪留职的也给交。也用不到视同缴纳这个词啊
--
FROM 120.245.123.*
我刚刚百度乐一下,缴费年限就是和基础养老金有关系,也就是20年的2000,30年的3000。我这个读书的时间不算缴费年,就是差了700块。。。。。。。。。。。。。。。对不?年吸收你去,就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公派出去的也有在社保缴费之前公派的,主要是公派读书的和在职的在档案记载里也不一样,所以就相应也分了一下。。
--
FROM 1.203.96.*
那不会,虽然缴费年限相比较缴费基数更加重要些,但是也不会真的交多交少一个样,还是多缴多得,只是相对来说基数高会不如工龄长的优势明显,年限最值钱。。一年多少钱的基础还是要看系数。
【 在 CQ4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刚刚百度乐一下,缴费年限就是和基础养老金有关系,也就是20年的2000,30年的3000。我这个读书的时间不算缴费年,就是差了700块。。。。。。。。。。。。。。。对不?年吸收你去,就
--
FROM 120.245.123.*
我好像又懂了,我只要现在的缴存是原来的2倍,就能把缺失的7年补回来,因为3/2,再乘以20就又变30年了
【 在 vv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不会,虽然缴费年限相比较缴费基数更加重要些,但是也不会真的交多交少一个样,还是多缴多得,只是相对来说基数高会不如工龄长的优势明显,年限最值钱。。一年多少钱的基础还是要看系数。
:
--
FROM 1.203.96.*
你再怎么也不可能加上7年的实缴年限,顶天是因为后面的实缴基数高使得相应缴费系数高,于是退休金显得比交的少人高一些,但是那是实打实高缴的结果,是真金白银交的钱。
【 在 CQ401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好像又懂了,我只要现在的缴存是原来的2倍,就能把缺失的7年补回来,因为3/2,再乘以20就又变30年了
--
FROM 120.24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