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理解是:当别人对你做了好事,施了恩,你要感念别人的好,并且在合适的时候报答人家。当别人对你做了坏事的时候,你也要记在心上,如果一旦有机会,也要报复人家。
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很朴素的道理。虽然有人告诉我说这不是公正的表现。但人生在世,有几个人能秉持公正的原则呢?从利己最大化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有什么错呢?
正所谓“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不过我发现,大家对前者的接受度要高一些。而对后者,有些人表示·冤冤相报何时了”?别人对不起你了,你不理人家便是了。何苦要追着人没完没了呢?
语言总是苍白的。我想表达的并不是立刻就能快意恩仇,我的意思是,应该在心底挂一笔帐,然后再在合适的时候了结这一切。干巴巴的讲这些,其实很难把事情说清楚。还是要讲具体的事例。
当甲于你有恩,当乙于你有怨。(例如甲曾经在你困难的时候借了一笔钱给你解了燃眉之急,乙曾经诬陷中伤于你,害你升职无望)。当他们都处在危难中,而你能救并且只能救一个人的时候,你会救哪个人?
我觉得不言而喻,应该选择救甲。
当然,放弃我的一些假设,也许有人会选择救乙(我相信是在先救完甲之后,再来救乙),也许有人根本就不会理会乙,让其最终自生自灭。而对不救乙的道德评价,就可能是很多人分歧的关键。当然本文仍然维持强假设:你能救并且只能救一个。
为什么会想到这个问题?实在是因为这种问题在我们人生中太普通不过了。当然有些人会拿有目的的“好”来做辩驳。他举了一个销售人员对你好,和医生对你态度不好的例子来做比方。我觉得这二者的对比是毫无道理的。因为他们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具有可比性。真正应该比较的是销售人员对销售人员。比如销售甲,对我态度非常好,详细的介绍产品,介绍得非常全面。而销售乙,则对我爱答不理。那么假设二者的产品完全一样的条件下,我应该购买谁的产品?我想,这个答案也是一目了然,不应有疑义罢?而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态度永远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还是医术。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对于社会来讲是有风气的促进作用的。因为这种风气的普及,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相符合的。对于一个无神论来说,上天才不会帮你考虑让善良的人多得善报,让恶人多得恶报。在生活经验中,往往还发现相反:坏人可能命更长,可能活得更好。但如果整个社会风气是在“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的支配下,那么任何人做坏事,都有可能会受到惩罚的威慑。在这个大背景下,自然做坏事的人会相应变少。
我是一直很虔诚的相信“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箴言的(虽然我并不能完全践行)。所有对我有过恩情的人,我必须要牢记于心。那么当合适的时候,我便是赴汤蹈火,也要在所不辞。而对于那些对我不住的人,当然首先是要保持距离。因为他可以一次对不住你,就意味着可能有第二次对不住你。你首先要让他没有这个机会来伤害你。而对于那些有血海深仇,又无法在法律层面求得公正的,我认为像张抗抗的所作所为,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他要为此付出法律的代价。这本也无可厚非。
最后说一下,“以德报德,以直报怨”这个话不是别人说的,是孔子说的。《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FROM 112.6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