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手机上敲好了,发帖前因误操作删除了,发贴不易。
思乡情切,果断踏上了返乡旅途。背景:江南某县(GDP超800亿)的偏远小乡村,高峰期90年代初达1500人的村庄,小学200来人,如今人烟稀少。因地理位置相对偏远,村民陆续于1998年后搬去中心城镇工厂打工,到2005年村小撤并后,仅存约500人,此后人口仍然不断流失。2010年前后,新农村建设,村庄大变化,先后建起了水冲公厕、硬底化村道、民宿、停车场等。但人口依然流失加剧。2015年,政府推动整村搬迁,即在靠近中心镇的村子里规划建设新村,村民自己花5-10万买一间宅基地,自己出资盖房子。其实,这样的条件并不优惠,成本较高,不少村民放弃了资格,买了县城商品房(均价1.2万一方)。听父母说,如今的村民在政府搬迁集中居住点的不算多,户口在村里的人们散落在全县各个角落。直到2020年村里剩下不到100来人,基本是老人家,他们不愿离开故土,或者个别仍在务农。有能力搬的都搬走了,家庭贫困的住到了靠近中心镇集中开发的廉租房(月租150-350)不等。
在整村搬迁这件事情上,感觉政府还是慢作为、滞后的,导致村民没有大部分集中居住,村庄也成了空壳村,如果在小学撤并后启动整村搬迁,相信情况会好很多。
美丽乡村建设后,面貌大为改观,卫生整洁,专人打扫,精致的小花小草、灯笼、雕塑、网红打卡点点缀着落寞的乡村,民宿较多,个别搬走的有些村民也赶回来民宿打工。听父母说,家里经济困难的,把祖屋廉价卖给了村集体(约20万一栋),由村里出租给做民宿的生意人、公司。这是一个县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工厂、工业园区林立,但勤劳的人们往往除了春节休假较长,其他5.1、10.1都一般1-2天,周末也基本没有,大部分都是一个月休息2天,或者不休息,只要企业有事情做就不停歇,夏天拉闸限电的时候,才有几天不劳动的日子。所以乡村旅游不瘟不火,客流量很小,因为教公医外的人们都很少有休息的时候。
没有中原大地连片的耕地,务农的家庭很少,得益于发达的县域经济,大家也并不依靠务农谋生。村里的人们主要勤劳肯干,日子也可以奔小康。关于收入,调查了一些邻居、亲戚,60岁以上、70岁仍在打工的很多。工厂里,一般中年人约200元每天,工作时长应该有11个小时。老年人 160元左右,也超长时间工作,早起晚归加夜班。有技术的师傅,月薪8000以上,甚至1.5万的都有吧,另外加不错的年终奖。这些工作的特点都是休息较少、工作时间较长。一般5口之家,均没有读过大学也无体制内工作,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四人月收入可以达到2万左右,无房租房贷,日子过的应该还算不错。不少家就在中心城镇的,凭积蓄买了商铺或出租祖屋挣钱的,额外收入更多了。
亲戚朋友进入体制内公教医的,总体都不错,大家还是很向往。年收入和水木上了解到的差不多。
关于家庭作坊,亲戚、邻居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的,都是2005年后白手起家的,认识的都是80后75后,干的好的产值几千万,干的差的就比打工收入好一些。有一些继承了50、60年代父母甚至爷爷辈的产业的,那就是少数富裕群体了,已经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
在整村搬迁前我们也加入了撤离小村庄的队伍,近几年回家,都是旅游性质的路过下小村庄重温下儿时的记忆。因工作原因,常常行走于全国各市县,也经常在观察、在感受城镇的生命力、活力程度。小县也算是财政税收的小奶牛,我确实感觉不到萧条的气氛。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城镇相对萧条,可以观察下小区周围的商业店铺,路过的大部分县镇应该是食品、服装、杂货、装饰建材窗帘居多和挂出待转让。2010年后,从小村搬到了镇郊,小区周围的店铺慢慢旺了,也丰富了起来,除上述食品、杂货店、酒店饭店便利店外,还有汽车养护中心、电力工程设计、售卖电服务、电气、液压、广告、印刷等等,都是配套小作坊而生的吧。这里没有儿时的记忆,因为有爸妈才把这里当家吧,还是怀念祖屋、怀念儿时记忆中的家。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7 Plus」
--
FROM 223.104.66.*